[实用新型]有取向硅钢片近极槽永磁直线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01833.3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8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董婷;张愿;魏学鹏;白焱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41/02 | 分类号: | H02K41/02;H02K1/06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周智博;宋铁军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向硅钢片 磁极 初级铁心 轧制方向 初级绕组线圈 永磁直线电机 初级齿 初级端 次级轭 磁通 极槽 漏磁 电机 无取向硅钢片 初级电流 磁路方向 导磁性能 推力波动 磁动势 导磁率 定位力 工作点 相分离 齿部 齿槽 对齿 气隙 轭部 饱和 垂直 | ||
有取向硅钢片近极槽永磁直线电机,包括初级铁心、初级绕组线圈、次级磁极和次级轭部;初级绕组线圈设置在初级铁心的初级齿部之间;次级磁极设置在次级轭部上,次级磁极与初级铁心之间形成气隙。通过将齿部和轭部相分离,将磁路方向和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保持一致,由于有取向硅钢片轧制方向导磁性能要优于无取向硅钢片,故可将饱和工作点提高,使相同初级电流产生的磁动势增大,从而提高初级齿部磁通密度和气隙磁通密度,达到提高电机单位体积下的推力密度的目的;有取向硅钢片垂直于轧制方向导磁率低,对齿顶漏磁和初级端部漏磁起到了抑制作用,从而降低了电机的齿槽推力波动和初级端部定位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取向硅钢片分级叠压永磁直线电机。
背景技术
近极槽永磁直线电机具有高推力、低损耗、电气时间常数小、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广泛应用在高精高速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直接驱动领域。直接驱动直线电机自身实现直线运动,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机构,因此,具有降低运行噪声、运行无限制、安装方便、无接触、无磨损、维护简单等优势,在精度、刚度、工作寿命等其他性能指标上都优于旋转电机加滚轴丝杠模式。在直接驱动领域的应用中,推力密度是直线电机的首要指标,如何提高直线电机的推力密度是近年来广大直线电机研究学者的研究热点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近极槽永磁直线电机磁路特征,将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与电机的磁路方向设定一致,并采用齿部和轭部相分离的结构实现这一要求。然后,采用分级叠压的叠片方式实现齿部和轭部的叠压和降低电机振动噪声的目的。
技术方案:
有取向硅钢片分级叠压永磁直线电机,包括初级铁心1、初级绕组线圈2、次级磁极4和次级轭部5;初级绕组线圈2设置在初级铁心1的初级齿部6之间;次级磁极4设置在次级轭部5上,次级磁极4与初级铁心1之间形成气隙3。
有取向硅钢片分级叠压永磁直线电机将初级铁心的齿部和轭部分片设计,使整个磁路的方向几乎都经过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即分别保证A和B均为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从而实现轭部磁路方向与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一致,齿部磁路方向也与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一致。因为有取向硅钢片分级叠压永磁直线电机的磁路特征在于有取向硅钢片分级叠压永磁直线电机的磁路主磁通D从一个次级磁极出发,穿过气隙进入初级齿部,然后经初级轭部绕过初级绕组,再通过两侧相邻的齿回到与原磁极相邻的两个异向充磁的磁极,所以这样的分片结构设计保证了主磁通磁路方向与导磁率高的有取向硅钢片轧制方向始终保持一致。
另一方面,当满足齿部磁路方向B与有取向硅钢片轧制方向一致的同时,自然就满足了保证齿顶漏磁磁路E为垂直于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因为齿顶漏磁方向与齿部磁路方向垂直,而有取向硅钢片的导磁特性是,轧制方向导磁率高,垂直于轧制方向导磁率低,所以将齿顶漏磁磁路E为垂直于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一致,对电机的齿顶漏磁起到了抑制作用。
同理可推,初级端部漏磁磁路F的也经过垂直于有取向硅钢片的轧制方向,因此该结构对初级端部漏磁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有取向硅钢片分级叠压永磁直线电机,初级铁心采用分级叠压方式,传统的单齿拼装多采用燕尾槽等模式,振动噪声较大,而本结构采用分级叠压方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振动噪声,分级叠压模式是两侧采用与初级铁心1大小相同的环氧玻璃布板7配合铆钉8夹装而成。采用与初级铁心1大小相同的环氧玻璃布板7配合铆钉8夹装而成;其安装方式为将一侧环氧玻璃布板7放置在最下方,然后按顺序依次叠压,即先将第一级初级轭部9放在夹板上方,将第一级初级轭部9对应的第一级初级齿部10的顶部嵌入第一级初级轭部9的槽中,再将第二级初级轭部11放置在9上方,将对应的第二级初级齿部12嵌入该第二级初级轭部11的槽中;再将第三级初级轭部13放置在11的上方,将对应的第三级初级齿部14嵌入该第三级初级轭部13的槽中;以此方式类推,依次循环叠压,最后将另一侧环氧玻璃布板制成的夹板7盖在最上方,利用铆钉8将初级铁心形成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18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发电装置及具有该发电装置的无线开关
- 下一篇:空心轴超薄型磁粉制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