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类增殖放流运输密度胁迫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61081.2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0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丹丹;陈丕茂;朱爱意;袁华荣;冯雪;王文杰;张露;龙鑫玲;陈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2 | 分类号: | A01K63/02;A01K63/04;A01K63/06;B32B27/12;B32B27/30;B32B15/14;B32B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容器 实验腔 分隔层 增殖 胁迫 本实用新型 实验装置 充氧器 容器盖 分隔 鱼类 保温材料 实验领域 便利性 可开合 输出口 可拆 运输 | ||
1.一种鱼类增殖放流运输密度胁迫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容器(1),所述保温容器(1)内部由可拆分的分隔层(2)分隔出若干个实验腔(3),保温容器(1)内部的上方设置有充氧器(4),充氧器(4)的输出口通过管路通至每个实验腔(3)内,所述保温容器(1)还设有可开合的容器盖(5),所述容器盖(5)的材质为保温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增殖放流运输密度胁迫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容器(1)的材质柔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类增殖放流运输密度胁迫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容器(1)由外至内至少具有三层结构,包括位于外部的耐磨防水层(11)、位于内层的隔热防水层(12)和位于中部的保温棉(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类增殖放流运输密度胁迫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防水层(11)为牛津布双面贴合PVC,所述隔热防水层(12)为贴合铝箔的布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类增殖放流运输密度胁迫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容器(1)的底部还设有可放入冰袋的夹层(6)。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鱼类增殖放流运输密度胁迫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容器(1)内部设有支撑框架(7),支撑框架(7)抵接保温容器(1)内壁从而将保温容器(1)撑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鱼类增殖放流运输密度胁迫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支撑框架(7)的边框为空心结构,充氧器(4)的输出管路沿边框的长度方向并从边框的空心部分内穿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鱼类增殖放流运输密度胁迫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7)的顶部或者靠近顶部的位置连接有收纳筐(8),所述充氧器(4)设置在收纳筐(8)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鱼类增殖放流运输密度胁迫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筐(8)由防水材质制成且收纳筐(8)的底部由不透水的材质包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108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产品储运箱
- 下一篇:一种用于小龙虾运输的储存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