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料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54315.0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2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夏小明;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昆山创新中心;苏州江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2 | 分类号: | B65G4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料 载具 传输系统 传送带 振动盘 传输线 本实用新型 定位平台 流道 平流 金属感应器 输出传送带 输入传送带 顶升气缸 定位气缸 自动上料 机械手 交汇处 控制箱 圆振动 流通 三段 自动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料传输系统,包括机架、振动盘、机械手、载具以及载具流通传输线,所述振动盘包括圆振动盘和平振流道;所述载具流通传输线包括三段传送带,分别是载具输入传送带、平流传送带和载具输出传送带;所述平流传送带与平振流道交汇处设有载具定位平台,所述载具定位平台包括金属感应器、定位气缸、顶升气缸;机架旁设有控制箱,控制箱内安装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可实现上料传输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料传输系统,采用自动上料方式,解决传统手工上料或振动盘单独上料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料传输系统,特别适合应用于连接器生产中的上料环节,属于机械传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通常体积小,生产数量多,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会经过冲压、电镀、塑胶成型、插针、功能检查等工序,为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厂家一般都会订购自动化机器进行生产。载具是电子连接器的上料环节常用的一种工具,但传统手工将产品放置到载具上的速度达不到大批量生产要求,上料方式也需要能够实现自动化。
实用新型内容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料传输系统。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上料传输系统,包括机架、振动盘、机械手、载具以及载具流通传输线,所述振动盘包括圆振动盘和平振流道;所述载具流通传输线包括三段传送带,分别是载具输入传送带、平流传送带和载具输出传送带;所述平流传送带与平振流道交汇处设有载具定位平台,所述载具定位平台包括金属感应器和定位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包括升降杆、伸缩杆和夹爪,所述升降杆、伸缩杆和夹爪分别由气缸控制升降杆的升降、伸缩杆的伸缩和夹爪的张合。
进一步地,所述载具定位平台还包括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位于载具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平振流道上设有产品输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载具输出传送带的两侧设有对射光电感应器。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旁设有控制箱,控制箱内安装有PLC控制器,金属传感器、对射光电感应器分别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机械手的控制气缸、载具定位平台的定位气缸、顶升气缸分别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载具为矩形料盘,所述矩形料盘上设有若干空穴,空穴内可盛放产品。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上料传输系统,采用自动上料方式,解决传统手工上料或振动盘单独上料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机械手与载具定位平台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3为载具定位平台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上料传输系统,包括机架7、振动盘、机械手5、载具10及载具流通传输线,所述振动盘包括圆振动盘1和平振流道2;所述平振流道2上设有产品输出口。
载具流通传输线包括三段传送带,分别是载具输入传送带8、平流传送带9和载具输出传送带6,所述载具输入传送带8与载具输出传送带6平行,两者传送带运行方向相反;平流传送带9与载具输入传送带8及载具输出传送带6垂直。
所述载具10为矩形料盘,所述矩形料盘上设有若干空穴,空穴内可盛放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昆山创新中心;苏州江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学昆山创新中心;苏州江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543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式皮带清扫器
- 下一篇:一种齿式理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