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装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52581.X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3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熊珍艳;何远新;卢海;霍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12 | 分类号: | B65D8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302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纵梁 承载框架 下端 集装箱 角件 支撑件 罐体侧面 端框 罐体 本实用新型 运输过程 载荷分散 传递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包括:罐体及承载框架;所述承载框架包括:罐体及承载框架;其中,所述承载框架包括:端框;下端梁,位于所述端框的底部;多个纵梁,所述纵梁的一端与所述下端梁相连,所述纵梁还与所述罐体侧面相连;多个角件,分别安装在所述承载框架的角上;多个支撑件,分别位于所述纵梁与所述角件之间;如此,通过增加纵梁,将纵梁的一端与下端梁连接,将纵梁与集装箱罐体侧面相连,并在纵梁与角件之间设置支撑件;这样在运输过程中,相当于将下端梁承受的载荷分散至纵梁及支撑件上,再传递至角件上,进而降低了下端梁被损坏的风险,确保了集装箱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
背景技术
大型的罐式集装箱需在箱体中部一定区域内设置鞍座作为载荷传递区,这样在集装箱的运输过程中,通过几组鞍座将载荷传递到运载工具上。
但是然而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振荡疲劳,由于在运输过程集装箱的下端梁部分不能将载荷传递至运载工具中,下端梁单独承受载荷,导致下端梁开裂,进而导致集装箱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集装箱的运输过程中,集装箱产生振荡疲劳,导致下端梁开裂,进而导致集装箱的质量得不到保证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包括:罐体及承载框架;其中,所述承载框架包括:
端框;
下端梁,位于所述端框的底部;
多个纵梁,所述纵梁的一端与所述下端梁相连,所述纵梁还与所述罐体侧面相连;
多个角件,分别安装在所述承载框架的角上;
多个支撑件,分别位于所述纵梁与所述角件之间。
上述方案中,所述承载框架还包括:
横梁,连接于所述纵梁之间;
上述方案中,所述纵梁为鹅颈式槽梁。
上述方案中,所述承载框架还包括:
裙座,所述裙座焊接在所述承载框架一端,并位于所述承载框架的内部,所述裙座与所述罐体的端部相连。
上述方案中,所述下端梁及所述纵梁的材质为碳钢。
上述方案中,所述下端梁的形状为方管型钢。
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件的形状包括:方管型钢。
上述方案中,所述承载框架置于所述运输平台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运输平台上设置有多个锁紧件,所述各锁紧件分别与所述角件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包括:罐体及承载框架;所述承载框架包括:罐体及承载框架;其中,所述承载框架包括:端框;下端梁,位于所述端框的底部;多个纵梁,所述纵梁的一端与所述下端梁相连,所述纵梁还与所述罐体侧面相连;多个角件,分别安装在所述承载框架的角上;多个支撑件,分别位于所述纵梁与所述角件之间;如此,通过增加纵梁,将纵梁的一端与下端梁连接,将纵梁与集装箱罐体侧面相连,并在纵梁与角件之间设置支撑件;这样在运输过程中,相当于将下端梁承受的载荷分散至纵梁及支撑件上,再传递至角件上,进而降低了下端梁被损坏的风险,确保了集装箱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的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525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食用防烫的方便米粉包装装置
- 下一篇:全铝合金结构罐式集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