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热站智能控制柜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50809.1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4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汪鹏林;曹佳杰;李彬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盾安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G05D2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李丽华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控制模块 智能控制柜 换热站 流量计 电动调节阀执行机构 本实用新型 温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变频器 热量计 电动调节阀 水流量 工业设备 回水压力 循环水泵 运行能耗 回水 补水泵 二次网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设备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换热站智能控制柜,包括智能控制模块、变频器、电动调节阀执行机构,以及分别用于检测二次网末端的水流量、热量、供回水压力、供回水温度的流量计、热量计、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所述流量计、热量计、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智能控制模块相连,智能控制模块通过变频器与循环水泵、补水泵相连,智能控制模块还通过电动调节阀执行机构与电动调节阀相连。本实用新型换热站智能控制柜运行能耗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设备控制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换热站智能控制柜。
背景技术
现有换热站控制柜由机柜、安装板、断路器、接触器、处理器、按钮等部件组成,中控室上位机通过485通讯接口与控制柜中处理器相连。工作时,通过上位机给控制柜下发启停指令,控制水泵启停及阀门开关,或者直接通过控制柜上按钮实现水泵启停和阀门开关,通过控制柜中星三角或者软启动方式带动水泵运行。无论负荷大小,水泵运行时一直保持工频满额度运行,阀门也一直保持全开状态,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现场传感器将检测到的系统一次网、二次网供回水温度、压力、流量等信息反馈给处理器,处理器将收到的反馈信号输送给上位机,上位机将收到的相关数据展示在界面上,这些数据仅仅只做展示处理不参与任何控制,另循环水泵、补水泵消耗电能也无法统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案由此而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运行能耗低的换热站智能控制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换热站智能控制柜,包括智能控制模块、变频器、电动调节阀执行机构,以及分别用于检测二次网末端的水流量、热量、供回水压力、供回水温度的流量计、热量计、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所述流量计、热量计、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智能控制模块相连,智能控制模块通过变频器与循环水泵、补水泵相连,智能控制模块还通过电动调节阀执行机构与电动调节阀相连。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块电能表以及触摸屏,智能控制模块与电能表相连,触摸屏与智能控制模块相连。
进一步地,还包括四只接触器,四只接触器的组合切换可实现循环水泵、补水泵的变频、工频运行切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换热站智能控制柜,可根据机组二次网末端负荷变化而自动调节补水泵运行频率、循环水泵运行频率、一次网电动调节阀开度,通过避免设备固定满额度运行达到节能目的。
二、本实用新型换热站智能控制柜可实现循环水泵、补水泵的变频、工频运行切换,从而根据需要调整最合适的运行方式。
三、本实用新型换热站智能控制柜可实现循环泵、补水泵消耗电能实时直观显示,并可通过修改触摸屏界面参数对系统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换热站智能控制柜的控制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换热站智能控制柜的正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换热站智能控制柜的背面示意图。
图中所示:1、机柜 2、智能控制模块 3、变频器 4、电动调节阀执行机构 5、电能表6、触摸屏 7、接触器 8、流量计 9、压力传感器 10、温度传感器 11、循环水泵 12、补水泵13、电动调节阀 14、热量计 15、单相断路器 16、继电器 17、端子 18、上安装板 19、变压器20、滤波器 21、直流电源 22、维修插座 23、三相断路器 24、互感器 25、电位器 26、下安装板 27、指示灯 28、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盾安自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盾安自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508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