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力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36302.0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25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徐忠法;甄亚男;孙子雯;鲁守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1 | 分类号: | A61B17/1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胡拥军 |
地址: | 250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孔 愈合过程 磁力 吻合器 壳体 壳体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 消化道功能 壳体中心 吻合口瘘 相对设置 有效减少 金属针 吻合术 无缝线 创面 脱出 断端 夹紧 术后 胃腔 吸合 瘢痕 并发症 光滑 连通 通畅 吻合 狭窄 阻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力吻合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均包括壳体和磁体,磁体与壳体活动连接,壳体包括防止磁体脱出的阻挡部,壳体中心设有通孔,第一本体上的磁体与第二本体上的磁体相互吸合以夹紧两待吻合组织断端,第一本体的通孔与第二本体的通孔连通。其优点在于,避免了无缝线和金属针带来的各种不良反应,有效减少了吻合口瘘、狭窄等吻合术后并发症,操作简便,愈合过程快速,瘢痕小,创面光滑,愈合过程中保持胃腔肠通畅,术后消化道功能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胃肠吻合和肠肠吻合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吻合手术的磁力吻合器。
背景技术
胃肠吻合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大量不同的材料应用于胃肠吻合,包括丝线、羊肠线,不锈钢缝线,新型的单纤维线和可吸收线。在过去的30年里,吻合器装置受到外科医生们的追捧。然而手法吻合与器械吻合如何选择仍然是很多学派争论的问题。
随着吻合技术的发展,手术并发症逐渐减少,但吻合口瘘仍然是最令人担心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吻合口瘘的发生率(1%—24%)有很大差异,而低位直肠吻合口瘘(12%—19%)的发生率高于结肠吻合口瘘(11%)。吻合口瘘与较高的局部复发率和较低的长期生存率有相关性。此外,长期的胃肠功能也会受到吻合方式、方法和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不利影响。近百余年来,人们对肠吻合技术进行了不懈探索,目的是建立比手工缝合更安全可靠、更方便、对肠功能影响小的吻合技术,新方法、新器械屡有报道,各种吻合技术已被证明可以与标准的手工吻合和吻合器技术相媲美。然而,大多数的替代吻合技术并不成熟。
现有的吻合技术有:1.钉式吻合术;2.加压吻合术;3、磁控吻合技术;其中加压吻合术中采用的加压吻合装置又包括镍钛记忆合金(SMA),腔内压迫吻合环(EndoCAR)。而其中,磁控方式的吻合和手法吻合或吻合器在吻合肠管吻合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不引起肠管狭窄,磁性的肠管吻合有创新性,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现在市场上并没有可应用在磁控吻合技术中的吻合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力吻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磁力吻合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均包括壳体和磁体,所述磁体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所述壳体包括防止所述磁体脱出的阻挡部,所述壳体中心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本体上的磁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上的磁体相互吸合以夹紧两待吻合组织断端,所述第一本体的通孔与所述第二本体的通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有安装件,所述磁体活动连接在所述安装件上,所述阻挡部包括所述安装件上的挡块。
进一步地,所述磁体与所述挡块之间设有配合面,所述配合面为水平面或斜面或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磁体的下表面为光滑平面,低于所述挡块的下表面,所述磁体表面设有膜层。
进一步地,所述磁体与所述壳体在竖直方向上存在空隙,使所述磁体可相对所述壳体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为圆滑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本体的通孔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的通孔的内壁上设有卡位件。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未经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363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化内镜用穿孔收拢头
- 下一篇:一种磁力吻合器的上推式装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