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观测不融合液面间空气层干涉现象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35980.5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6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白赫;段瑞梦;毕瑛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田阳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涉现象 观测部件 空气层 融合液 光源 观测 扬声器 音频功率放大器 液滴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 相干性光源 信号发生器 螺杆移动 样品台 同色 显微镜 计算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观测不融合液面间空气层干涉现象的装置,包括光源、观测部件、样品台、液滴发生装置、扬声器、信号发生器、音频功率放大器和计算机,所述光源为三盏以上同色且具有相干性光源,所述观测部件包括显微镜及螺杆移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测试领域,更加具体地说,具体涉及一种观测不融合液面间空气层干涉现象的装置。
背景技术
超疏水材料主要利用其自清洁、防污、防粘附等优越的特性,广泛应用于建筑业、工农生产业、管道运输业、医疗卫生和国防军事等领域。其次,探究液滴不融合现象也是对液体润滑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液体润滑层与空气层间的摩擦,可以通过空气层的厚度反应出来,而空气层厚度的测量方法一般采用干涉法测量。在现有技术中没有可以应用在观测液体不融合现象空气层干涉的设备,因此发明一种设备可以同步观察由于不融合而产生的干涉现象,验证液滴不融合现象的空气层理论,对新型超疏水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填补现有技术对于观测不融合现象空气层干涉的设备的空白,提供一种观测不融合液面与空气层干涉现象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观测不融合液面间空气层干涉现象的装置,包括光源、观测部件、样品台、液滴发生装置、扬声器、信号发生器、音频功率放大器和计算机,所述光源为三盏以上同色且具有相干性光源,所述观测部件包括显微镜及螺杆移动装置,所述显微镜安装在螺杆移动装置上;
其中,所述光源按照正多边形方式安装在所述正多边形顶点位置,所述扬声器安装在所述正多边形中心,所述样品台设置在所述扬声器上,所述观测部件设置在所述样品台一侧且保证所述观测部件中的显微镜在所述样品台正上方,所述液滴发生装置位于所述样品台相对观测部件一侧,所述信号发生器信号输出端与音频功率放大器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音频放大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扬声器相连,计算机与显微镜数据输出端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液滴发生装置包括调节支架和注射器,所述注射器与水平面呈45°~60°角,所述注射器最低点距离样品台底面高度为5cm~10c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显微镜为放大倍数不小于1000倍的数码电子显微镜,所述光源为低压钠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正多边形边长为23cm~45cm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样品台为玻璃培养皿,所述扬声器为长冲程扬声器。
利用上述装置进行不融合液面间空气层干涉现象观测的方法,按照下述方法进行:
打开光源待其稳定后开始实验,将溶液试剂注入所述样品台中,形成厚度为 1cm~4cm的液膜,打开并调整信号发生器,使其输出频率为16Hz~25Hz的正弦信号,所述正弦信号经过音频功率放大器调节Vpp值为0.08±0.01mv后输入扬声器,将所述溶液试剂注入液滴发生装置中的注射器内,缓慢推动注射器,在注射器最低点形成液滴并使其自由下落入样品台中的液膜内,通过调节所述螺杆移动装置调节显微镜高度,直至在计算机中观察到清晰的干涉条纹现象。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溶液试剂为硅油,所述硅油为50cst硅油,注射器最低点与样品台中硅油液面之间距离为4~6cm。
上述技术方案中,硅油注入所述样品台后静置5~10分钟。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光源采用低压钠灯时,开始试验前需充分预热15分钟以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计算机中采用Measurement软件进行干涉图像的观察和采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师范大学,未经天津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359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