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运输车上层架提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15533.3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8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生;赵永亮;王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扬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04 | 分类号: | B65G6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器 多段式 液压提升装置 可移动底座 提升机构 折叠杆 支撑板 车辆运输车 提高装置 铲车 上层架 本实用新型 多段式结构 三段式结构 提升器顶部 方便装置 固定的 固定器 滑轮 移动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运输车上层架提升机构,包括可移动底座、液压提升装置、多段式提升器和铲车器,所述可移动底座上侧设有所述液压提升装置,所述液压提升装置内部相连接所述多段式提升器,所述多段式提升器由支撑板和折叠杆组成,所述支撑板下侧两端连接所述折叠杆,所述多段式提升器顶部连接所述铲车器,通过在提升机构底部设置有可移动底座利用底部的滑轮可以方便装置移动,然后通过固定器达到固定的目的,从而提高装置的灵活性,对于提升器采用多段式结构,可以有效的提高提升器的提升高度,然后对支撑板采用三段式结构并通过折叠杆进行支撑,可以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车提升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辆运输车上层架提升机构。
背景技术
车辆运输车是一种专门运输车辆的运载车,由于车辆重量较大,将车辆从地面提升到运输车上需要消耗很大的动力。
传统的车辆运输车一般通过液压装置对车辆采用直接液压提升的方式,这样的方式需要很大的动力且提升高度有限,安全性较差,在提升的过程中容易打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运输车上层架提升机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运输车上层架提升机构,包括可移动底座、液压提升装置、多段式提升器和铲车器,所述可移动底座上侧设有所述液压提升装置,所述液压提升装置内部相连接所述多段式提升器,所述多段式提升器由支撑板和折叠杆组成,所述支撑板下侧两端连接所述折叠杆,所述多段式提升器顶部连接所述铲车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可移动底座由基板、滑轮和固定器组成,所述基板底部镶嵌有所述滑轮,所述滑轮外侧设有所述固定器,所述固定器由伸缩杆、底板和固定栓组成,所述伸缩杆上侧焊接所述基板且下侧焊接有所述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所述固定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液压提升装置由液压装置构成,所述液压装置由液压电机连接所述液压器,所述液压器内部设于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连接所述活塞,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液压杆,所述液压杆通过固定环与连接杆相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板为三段式结构且从下到上依次为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铲车器由坡度板、承压板和防滑器组成,所述坡度板位于最左侧且右侧焊接有所述承压板,所述承压板上侧镶嵌有所述防滑器,所述防滑器由转动轴和防滑板构成,所述转动轴镶嵌于所述承压板上且上侧焊接所述防滑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在提升机构底部设置有可移动底座利用底部的滑轮可以方便装置移动,然后通过固定器达到固定的目的,从而提高装置的灵活性。
2.对于提升器采用多段式结构,可以有效的提高提升器的提升高度,然后对支撑板采用三段式结构并通过折叠杆进行支撑,可以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3.在提升结构的最上侧设置有铲车器,利用坡度板和承压板方便铲取车辆,然后利用防滑器可以达到防滑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运输车上层架提升机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运输车上层架提升机构的固定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运输车上层架提升机构的铲车器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扬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扬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155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秸秆板专用卸料器
- 下一篇:板材传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