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承正压防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09969.1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7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于松林;束铭宇;齐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40 | 分类号: | F16J15/40;F16C35/00;F16C37/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永生 |
地址: | 24108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空气 轴承室 隔套 轴承 轴承座 空腔 注入管 正压 防尘结构 本实用新型 过盈配合 间隙配合 空腔连通 散热功能 运行环境 轴承寿命 防尘 泥水 适配 流出 清洁 流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正压防尘结构,包括轴承座、轴承、轴和隔套,隔套安装在轴上为过盈配合,隔套与轴承座为间隙配合;隔套与轴承之间形成轴承室空腔,在轴承座设有与压缩空气注入管适配的孔,压缩空气注入管插入到轴承室空腔内的长度大于隔套与轴承座之间的间隙。压缩空气注入管与轴承室空腔连通,清洁的压缩空气以3kPa~5kPa相对压力通过压缩空气注入管注入轴承室空腔并形成正压,由于轴承室空腔内存在的正压,压缩空气由隔套与轴承座之间的间隙中流出,由于气流的作用,阻止了灰尘、泥水等进入轴承室空腔,从而达到了防尘的目的。持续流动的压缩空气增强了轴承室的散热功能,从而降低轴承温度,改善轴承的运行环境,增加了轴承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正压防尘结构。
背景技术
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也可以说,当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保持轴中心位置固定的机件。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举足轻重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用以降低设备在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然而轴承是一种对工作环境比较敏感的元件,灰尘进入轴承室内会严重破坏轴承的油脂和润滑,从而导至轴承异常磨损,加速轴承失效,所以一些企业开始研究轴承的防尘结构。
目前,轴承防尘结构主要有接触式密封和防尘迷宫两种方式。上述两种防尘结构都只能做到被动防尘。对于接触式防尘结构,灰尘仍然会在接触式防尘结构的边缘堆积并损坏防尘结构;对于迷宫式防尘结构,灰尘仍然会通过迷宫的间隙进入轴承室内部。灰尘进入轴承室内部,加剧滚动体与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的磨损,导致轴承使用寿命短,磨损率高,更换次数频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轴承防尘结构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防尘和散热功能的轴承正压防尘结构,用于解决现有的防尘结构使用一段时间后,灰尘仍然会通过间隙进入轴承室内部,或灰尘在防尘结构的边缘堆积并损坏防尘结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轴承正压防尘结构,包括轴承座、轴承和轴,所述轴承正压防尘结构还包括隔套,所述隔套固定套接在所述轴上,所述隔套与所述轴承之间形成轴承室空腔,在所述轴承座设有与压缩空气注入管适配的孔。
进一步的,所述隔套与所述轴为过盈配合,所述隔套与所述轴承座为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隔套与所述轴承座之间的间隙值为0.8mm~0.12mm。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空气注入管与所述轴承室空腔连通,压缩空气经所述压缩空气注入管进入到所述轴承室空腔内,再经所述隔套与所述轴承座之间的间隙排出到大气中。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空气注入管插入到所述轴承室空腔内的长度大于所述隔套与所述轴承座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空气注入管注入所述轴承室空腔的空气的压强为3kPa~5kPa。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空气注入管与气源连接,所述气源与所述压缩空气注入管之间依次设有调压阀、空气过滤器和空气干燥器,所述调压阀、空气过滤器和空气干燥器均与所述压缩空气注入管连通。
进一步的,在所述轴承室空腔内设有气压检测传感器Ⅰ,在所述隔套压缩空气的排出侧设有气压检测传感器Ⅱ。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为:
1.由于轴承室空腔内存在的正压,压缩空气由隔套和轴承座之间的间隙中流出,由于气流的作用,阻止了灰尘、泥水等进入轴承室空腔,从而达到了防尘的目的,避免了轴承因灰尘和泥水进入导致的润滑失效和异常磨损。
2.持续流动的压缩空气增强了轴承室的散热功能,从而降低轴承温度,改善了轴承的运行环境,增加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099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簧外置的双端面机械密封
- 下一篇:无油螺杆机组合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