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柱状金属夹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06056.4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2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崔立新;赵晓光;成凯;马维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创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B23Q7/04;B65G47/9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孙宪维 |
地址: | 256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接轴 右夹 左夹 右操作杆 左操作杆 夹取装置 柱状金属 体连接 弧形夹头 铰接 本实用新型 剪刀式结构 工人体力 连杆铰接 位置转移 操作端 夹持端 夹住柱 夹持 金属 申请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柱状金属夹取装置,涉及夹取装置领域。包括左夹取体和右夹取体、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和两个第三铰接轴,左夹取体和右夹取体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左操作杆、右操作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铰接轴将左夹取体与右夹取体连接,将左操作杆和右操作杆连接成一侧为操作端、另一侧为夹持端的剪刀式结构;左操作杆和右操作杆的夹持端设有弧形夹头;第二铰接轴使左夹取体与右夹取体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铰接;第三铰接轴使左夹取体与右夹取体连接、第一连杆和左操作杆铰接、第二连杆与右操作杆铰接。本实用新型只需将弧形夹头夹住柱状金属,提起第二铰接轴便能实现柱状金属的位置转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了工人体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夹取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柱状金属夹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金属制品的加工过程中,柱状金属是常用的原料,实际应用中,现有技术中,当需要移动柱状金属的位置时,因柱状金属的体积大,重量大,表面光滑,需要两名工人分别牢牢抓紧柱状金属的两端,同时移动,才能实现柱状金属的转移,费时费力,在放置柱状金属时,如果两操作人员操作不同步,容易压伤松手较晚的工人的手。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柱状金属夹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柱状金属难以搬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柱状金属夹取装置,包括左夹取体和右夹取体、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和两个第三铰接轴,所述左夹取体和右夹取体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左操作杆、右操作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左操作杆和右操作杆上位置相对应处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铰接轴穿过所述左夹取体及右夹取体上的第一通孔,将所述左夹取体与右夹取体连接,同时将所述左操作杆和右操作杆连接成一侧为操作端、另一侧为夹持端的剪刀式结构;
所述左操作杆和右操作杆的夹持端设有内凹部相对设置的弧形夹头,用于夹取柱状金属,操作端分别设有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位置相对应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三通孔;
所述第二铰接轴穿过所述左夹取体及右夹取体上的第三通孔,将所述左夹取体与右夹取体连接,同时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铰接;
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上远离所述第三通孔的一端设有与第二通孔相适应的第四通孔;
两个所述第三铰接轴分别穿过所述左夹取体及右夹取体上的第二通孔、第四通孔,将所述左夹取体与右夹取体连接,同时分别使第一连杆和左操作杆铰接、第二连杆与右操作杆铰接。
可选的,所述左操作杆和右操作杆的长度相等,且均大于待夹取的柱状金属的直径;
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长度相等,且均大于所述左操作杆的长度。
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三铰接轴二者之一上设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铰接轴连接,另一端为手握端;
转动所述转杆能带动所述第三铰接轴转动。
可选的,所述弧形夹头的弧度大于度,小于度。
可选的,所述弧形夹头的内凹面上设有胶质防滑垫片。
可选的,所述第二铰接轴上设有吊挂部件。
可选的,所述吊挂部件为挂板,所述挂板上设有挂孔。
可选的,所述吊挂部件为挂钩。
可选的,所述转杆的手握端设有弧形挡板;
下压所述转杆时,所述弧形挡板的内凹面卡接在所述第三铰接轴的外侧壁上。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创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创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060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