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震器衬套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94419.7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7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其良;吴斌;陆发树;邱伟刚;苏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帅元电声元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7/104 | 分类号: | F16F7/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11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衬套本体 减震器 衬套 端盖 内缩口 上端 本实用新型 环形凹槽 橡胶制成 内端面 上端套 底面 内凹 内壁 贴合 外壁 外管 下端 限位 相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器衬套,包括由橡胶制成的衬套本体(1),所述衬套本体(1)下端连接在减震器外管(2)上,上端套接在端盖(3)外;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本体(1)的上端设有内缩口,该内缩口的内壁与端盖(3)贴合,所述衬套本体(1)下端的外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衬套本体(1)的上端设有多个内凹的台阶(1.1),所述台阶(1.1)的内端面与端盖(3)的底面相抵。该衬套增加限位性,能更牢固的安装在减震器上,避免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减震器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减震器衬套。
背景技术
汽车的减震系统是由弹簧和减震器共同组成的。减震器并不是用来支持车身的重量,而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和吸收路面冲击的能量。弹簧起缓和冲击的作用,将“大能量一次冲击”变为“小能量多次冲击”,而减震器就是逐步将“小能量多次冲击”减少。如果你开过减振器已坏掉的车,你就可以体会汽车通过每一坑洞、起伏后余波荡漾的弹跳,而减振器正是用来抑制这种弹跳的。没有减振器将无法控制弹簧的反弹,汽车遇到崎岖的路面时将会产生严重的弹跳,过弯时也会因为弹簧上下的震荡而造成轮胎抓地力和循迹性的丧失。减震器衬套作为减震器的一个零件,包括由橡胶制成的衬套本体,所述衬套本体下端连接在减震器外管上,上端套接在端盖外;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避免外界的杂质或者灰尘进入到减震器内部。目前的减震器衬套是直接套接,这样限位性不够,长期使用后,容易脱落,从而无法起到保护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加限位性,能更牢固的安装在减震器上,避免脱落的减震器衬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减震器衬套,包括由橡胶制成的衬套本体,所述衬套本体下端连接在减震器外管上,上端套接在端盖外;所述衬套本体的上端设有内缩口,该内缩口的内壁与端盖贴合,所述衬套本体下端的外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衬套本体的上端设有多个内凹的台阶,所述台阶的内端面与端盖的底面相抵。
所述端盖的底部边缘设有数量与台阶一一对应的缺口,所述衬套本体的台阶一一嵌入在对应的一个缺口内。
所述衬套本体的内缩口的最小处直径小于端盖的外径。
所述衬套本体下端的环形凹槽的内壁与减震器外管的外壁相抵。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所述衬套本体的上端设有内缩口,该内缩口的内壁与端盖贴合,内缩口贴在端盖外,对衬套有往下的一个限位;另外所述衬套本体下端的外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衬套本体的上端设有多个内凹的台阶,所述台阶的内端面与端盖的底面,台阶端面与端盖的底面相抵后,使端盖对衬套有一个向上的限位,从而增加限位性,能更牢固的安装在减震器上,避免脱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外管和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端盖与衬套的剖面部分示意图。
图中所示:
1、衬套本体,1.1、台阶,2、减震器外管,3、端盖,3.1、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帅元电声元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帅元电声元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944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性能良好的上减震板
- 下一篇:一种气动线型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