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楼宇门窗自动化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91065.0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3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姜宝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华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632 | 分类号: | E05F15/632;E05F15/71;E05F15/70;E05B47/00;E05B65/08;G08B21/12;G05B19/05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顺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38 | 代理人: | 邱志贤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窗 外框框架 移动门窗 自动化控制装置 风速感应器 湿度感应器 报警装置 电动滑台 上下两端 左移动 楼宇 气体浓度检测仪 自动控制门窗 本实用新型 信号接收器 控制面板 内部设置 气体检测 手机终端 外侧设置 自动打开 操控 墙体 刮风 镶嵌 室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楼宇门窗自动化控制装置,包括门窗外框框架,所述门窗外框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左移动门窗和右移动门窗,所述左移动门窗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一电动滑台,且所述右移动门窗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二电动滑台,所述门窗外框框架的外侧设置有风速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所述右移动门窗的内侧镶嵌有有害气体浓度检测仪和报警装置,所述门窗外框框架的内侧一端的墙体上安装有控制面板;通过风速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的设置,刮风下雨时,PLC控制器也会自动控制门窗的关闭,通过信号接收器的设置,可以在手机终端进行操控;通过有害气体检测仪的设置,若室内的有害气体浓度过高时,PLC控制器会自动打开门窗,并且打开报警装置及时提醒人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宇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楼宇门窗自动化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的公共楼宇越来越多,而随着人们对生活的享受,人们都喜欢大阳台、大门窗的楼宇设计。门窗作为调节室内的光线重要设施广泛应用与建筑结构中,在人们的日常家居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现有的门窗启闭需要人工手动操作完成,使用起来较为麻烦,特别是对于一些力气较小的女性,部分隔音门窗的启闭需要较大的力气。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对住房中硬件设备的要求也日趋提高,例如对门窗等必须品更朝着智能化、多功能化发展,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
人们外出不在家时,刮风下雨都无法对门窗进行操控或者连续下雨晴天后无法在远端将门窗打开;而且冬季人们为了保温常常将门窗关闭,燃气泄漏时或者在室内使用锅炉供暖,但是锅炉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一氧化碳,若一氧化碳浓度过高时,会使人中毒,给人们的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楼宇门窗自动化控制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门窗不便于操控,而且人们关上门窗时往往会因为燃气泄漏或者使用锅炉供暖伴随有一定风险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楼宇门窗自动化控制装置,包括门窗外框框架,所述门窗外框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左移动门窗和右移动门窗,所述左移动门窗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一电动滑台,且所述右移动门窗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二电动滑台,所述第一电动滑台和第二电动滑台通过滑槽在门窗外框框架上滑动设置,所述左移动门窗和右移动门窗之间设置有电子锁,且所述门窗外框框架的外侧设置有风速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所述右移动门窗的内侧镶嵌有有害气体浓度检测仪和报警装置,所述门窗外框框架的内侧一端的墙体上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内部设置有PLC控制器、无线通讯模块和信号接收器,所述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手机终端,所述控制面板还包括触摸显示屏、第一电动滑台操作按钮、第二电动滑台操作按钮、电源开关和电子锁控制按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移动门窗和右移动门窗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触摸显示屏与风速感应器、湿度感应器和有害气体浓度检测仪均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PLC控制器与风速感应器、湿度感应器、有害气体浓度检测仪、第一电动滑台、第二电动滑台、报警装置、信号接收器、无线通讯模块和电子锁均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报警装置为蜂鸣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WIFI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华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华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910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支撑杆用精密焊接钢管
- 下一篇:生物识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