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艇收放自动脱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90781.7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5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关胜;周璐;朱少辉;王宏;张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23/00 | 分类号: | B63B2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倩 |
地址: | 30013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底板 保险组件 闩锁组件 移动销 通孔 闩锁 自动脱钩装置 本实用新型 对称设置 收放系统 左右两侧 脱开 收放 锁紧 吊钩 相对设置 保险绳 保险销 上吊钩 脱钩绳 中心制 布放 起吊 锁死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艇收放自动脱钩装置,包括安装底板、两个设置有可以直线运动的移动销并能够实现锁紧与脱开吊钩的闩锁组件、以及两个设置有保险销并用于锁死移动销的闩锁保险组件;安装底板的中心制出一个用于无人艇上吊钩穿过的通孔,两个闩锁组件分别对称设置在该通孔左右两侧的安装底板上,且两个移动销相对设置;两个闩锁保险组件也分别对称设置在通孔左右两侧的安装底板上,且两个闩锁保险组件分别位于两个闩锁组件的外侧。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实现了收放系统对无人艇的锁紧起吊;2.可以通过拉动保险绳和脱钩绳实现收放系统与无人艇的脱开布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脱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无人艇收放自动脱钩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布放与回收是制约无人艇应用推广的关键技术。工作艇执行任务时传统的收放方式是人工参与的吊机收放,收放效率低,只能在低级海况下进行收放作业。而用于构建无人艇自动收放系统的自动脱钩装置能够实现无人艇的自动布放,提高无人艇收放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但是,目前对此类自动收放系统国内外研究较少,技术尚不成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以实现无人艇在较高级海况下的收放作业;提供了一种实现了无人艇锁紧起吊,并能够用机械方式完成自动布放的自动脱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无人艇收放自动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板、两个设置有可以直线运动的移动销并能够实现锁紧与脱开吊钩的闩锁组件、以及两个设置有保险销并用于锁死移动销的闩锁保险组件;安装底板的中心制出一个用于吊钩穿过的通孔,两个闩锁组件分别对称设置在该通孔左右两侧的安装底板上,且两个移动销相对设置;两个闩锁保险组件也分别对称设置在通孔左右两侧的安装底板上,且两个闩锁保险组件分别位于两个闩锁组件的外侧。
而且,所述的安装底板的前后左右各安装一个侧板,其中左右两个侧板上均制出一个矩形孔,该四个侧板的上部共同安装顶板,该顶板的上表面安装吊环。
而且,所述的安装底板中心开有的通孔为矩形口,且做锥形导向处理。
而且,所述的每一个闩锁组件均包括实现锁紧吊钩的燕尾型导向滑块机构、用于驱动移动销的曲柄滑块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曲柄滑块机构离开死点位置的解锁绳。
而且,所述的燕尾型导向滑块机构包括一个移动销、一个燕尾型导槽、一个移动销压紧板、以及一个加强板;所述燕尾型导槽与安装底板固结,所述移动销与燕尾型导槽套接;所述移动销压紧板位于移动销的上方,且移动销压紧板的两端分别与前后两个侧板固接;所述加强板与压紧板固定。
而且,所述的移动销的前端设置有斜面。
而且,所述的曲柄滑块机构包括一个设置在移动销尾端的移动销驱动杆、一个连杆、一个曲柄、以及一个曲柄支座;所述的移动销驱动杆的一端与移动销固定连接在一起,移动销驱动杆的另一端与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曲柄的首端铰接;所述曲柄的末端与曲柄支座铰接,且曲柄上固定连接解锁绳;所述曲柄支座与安装底板固定。
而且,所述的每一个闩锁保险组件均包括实现锁死曲柄滑块机构的保险销组件、以及用于拉开保险销的保险绳。
而且,所述的保险销组件包括一个保险销、一个保险销把手、四个保险销侧导轨、一个保险销左限位座、一个保险销右限位座、以及一个保险销安装基座;所述保险销安装基座与安装底板固定;所述保险销左限位座、保险销右限位座与保险销安装基座固接;所述保险销把手、保险销侧导轨与保险销固接,保险销上连接保险绳;保险销竖直导向滑动安装在保险销左限位座和保险销右限位座之间,且该保险销的后端与保险销把手连接,保险销的前端位于闩锁组件的曲柄滑块机构的曲柄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907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挖泥船定位桩升降装置
- 下一篇:静压自卸式水泥运输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