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云物联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83436.0 | 申请日: | 2017-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2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琳晨;李莉莉;曾勇;陈福财;陈为径;李岩;傅宇;潘筱璐;张露;邓民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G01N27/12;G01K7/22;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恒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2 | 代理人: | 鞠传龙 |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环境监测系统 数据传输模块 本实用新型 数据处理器 数据存储器 室内环境 环境监测传感器 分析处理系统 数据采集模块 物联 环境监控系统 人机交互终端 环境监控 物联网 云计算 云端 人群 调控 服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云物联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目的是解决现阶段缺少环境监控与物联网云端服务相结合的环境监控系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室内环境监测系统、云分析处理系统和人机交互终端:所述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包括环境监测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其中,数据采集模块一端与环境监测传感器相连,另一端与数据传输模块相连;云分析处理系统包括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器和数据存储器,其中,数据传输模块分别与数据处理器和数据存储器相连,且数据处理器与数据存储器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充分将室内环境与云计算相结合,使普通人群也能够更好的调控室内环境,实现室内环境控制平民化和专业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境监测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云物联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的环境状态逐渐提高了重视程度。目前,室内环境的监测装置,一般都是独立运行,比如温湿度计,只能显示此时此地的实时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不具备信息存储、舒适性判断、室内环境人机交互等功能;如今,人们对室内环境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人们往往缺乏环境舒适度调控的专业知识,无法了解怎样调节室内环境才会更适合自己。
因此,需要一种基于物联网云端服务的,可以根据室内环境的监测数据进行舒适度判断,并给出相应的环境指标处理意见,实现环境与人、人与环境控制设备智能调控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阶段缺少环境监控与物联网云端服务相结合的环境监控系统,而提供的一种基于云物联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云物联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包括室内环境监测系统、云分析处理系统和人机交互终端:所述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包括环境监测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其中,数据采集模块一端与环境监测传感器相连,另一端与数据传输模块相连;云分析处理系统包括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器和数据存储器,其中,数据传输模块分别与数据处理器和数据存储器相连,且数据处理器与数据存储器相连;人机交互终端包括数据传输模块;室内环境监测系统、云分析处理系统和人机交互终端相互之间可以通过数据传输模块采用相应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的人机交互终端还包括数据处理器和交互界面,其中,数据处理器一端与数据传输模块相连,另一端与交互界面相连。
所述的环境监测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颗粒物浓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颗粒物浓度传感器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相连。
所述的数据传输模块包括数据接收器和数据发射器。
所述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还包括有显示屏,所述的显示屏与数据采集模块相连。
所述的数据采集模块为基于RS-485总线接口的数据采集模块。
所述的环境监测传感器的温度传感器为热敏电阻型温度传感器。
所述的环境监测传感器的湿度传感器为湿敏电阻型湿度传感器。
所述的环境监测传感器的颗粒物浓度传感器为激光颗粒物浓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颗粒物浓度传感器、数据接收器、数据发射器、基于RS-485总线接口的数据采集模块、热敏电阻型温度传感器、湿敏电阻型湿度传感器和激光颗粒物浓度传感器为现有设备,因此具体结构不在此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室内环境监测系统的环境监测传感器将采集的室内各种实时环境指标数据传输给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一边将实时数据传输至显示屏进行终端显示,另一边将实时数据传输至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将数据发送给云分析处理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程学院,未经长春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834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铁隧道施工安全信息化管理综合系统
- 下一篇:一种隧道粉尘浓度监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