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冲击下的激光测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66995.0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1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宁超;王鹏;任娟;兀伟;敬伟;宋春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7/58 | 分类号: | G01S17/58 |
代理公司: | 无锡松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6 | 代理人: | 朱亮淞 |
地址: | 72002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板 光电转换单元 激光测速装置 激光发射单元 高速冲击 缓冲装置 冲击板 底座 本实用新型 一端设置 冲击源 滑槽 底板 信号输出端 信号输入端 反应物体 滑动方向 滑动设置 计时单元 间距设置 矩形通槽 速度变化 形支架 有效地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冲击下的激光测速装置,包括底座、冲击板、测量板、激光发射单元和缓冲装置,所述底座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测量板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所述测量板上沿滑动方向开设有若干间距设置的矩形通槽,所述测量板上靠近冲击源的一端设置有冲击板,所述底板上远离冲击源的一端设置有缓冲装置,冲击板与缓冲装置之间设置有门形支架,支架上设置有激光发射单元,底座上设置有光电转换单元,所述光电转换单元与激光发射单元对应设置;光电转换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计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速冲击下的激光测速装置,可有效地反应物体碰撞后的速度变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激光测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速冲击下的激光测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物体冲击后的速度变化测量多采用激光测速,激光测速装置的测速原理是激光测距,即通过对被测物体发射激光光束,并接收该激光光束的反射波,通过光电转换电路转成电信号计时,并记录该时间差,来确定被测物体与测试点的距离。激光测速装置是对被测物体进行两次有特定时间间隔的激光测距,取得在该一时间段内被测物体的移动距离,从而得到该被测物体的移动速度。但是在碰撞试验中,例如汽车碰撞试验、子弹撞击试验等,不能反应冲击后的物体的速度变化历程。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速冲击下的激光测速装置,可有效地反应物体碰撞后的速度变化。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速冲击下的激光测速装置,包括底座、冲击板、测量板、激光发射单元和缓冲装置,所述底座为固定设置的矩形板,所述底座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测量板底部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所述测量板上沿滑动方向开设有若干间距设置的矩形通槽,所述矩形通槽贯穿测量板的两侧壁;所述测量板上靠近冲击源的一端设置有冲击板,所述底板上远离冲击源的一端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冲击板与缓冲装置之间设置有门形支架,所述支架固定设置在底板的上方,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激光发射单元,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光电转换单元,所述光电转换单元与激光发射单元对应设置;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计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矩形通槽开设在测量板长边边缘上,若干所述所述矩形通槽的宽度相同,且若干所述矩形通槽的相邻间距相等。
进一步的,在未受到冲击力时,所述测量板靠近冲击源的一端抵接在滑槽的端部,且所述激光发射单元的激光光线照射在测量板上的矩形通槽的边缘,且激光光线刚好被测量板遮挡。
进一步的,所述在测量板与滑槽抵接的一端设置有计时单元的触发感应器,所述触发感应器设置在滑槽的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发射单元与缓冲装置之间的间距至少大于两倍的两个相邻的矩形通槽的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光电转换单元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测量板在初始状态时,测量板与触发感应器接触,并且同时,激光发射单元发射的激光光线照射在矩形通槽的边缘处,且刚好被遮挡,不会照射在光电转换单元上;受到冲力作用后,开始向后滑动,并通过触发感应器开始使计时单元计时,同时,激光光线开始照射在光电转换单元上,激光光电转换单元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处理单元进行数据处理;随着测量板的滑动,激光光线通过矩形通槽时,光电转换单元转换信号并输出改矩形通槽通过的时间间隔,激光光线被遮挡时,则不会输出时间数据,通过矩形通槽的长度除以该段的输出的时间间隔,即可得到此时的速度数值,通过多个速度数值,可反映测量板的速度变化历程。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业大学,未经西安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669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雷达天线馈源的高度测量系统
- 下一篇:全波段三维高光谱激光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