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潮流能风电机组的叶根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56433.8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4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赵爽;张文建;李颖;韩锐;王婷;桑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3/12 | 分类号: | F03B3/12;F03D8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3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法兰盘 圆管结构 叶根 潮流能 螺栓孔 横向密封隔板 本实用新型 风电机组 连接装置 螺栓连接 密封圈 圆柱体结构 机组 变桨轴承 环形凹槽 叶片损伤 有效地 法兰 隔开 轮毂 盲孔 通孔 密封 叶片 变形 泄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潮流能风电机组的叶根连接装置,包括叶根法兰,其包括中间具有横向密封隔板的圆管结构和分别设置在圆管结构两端的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第一法兰盘用于与变桨轴承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法兰盘用于与叶根端部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上均设若干个螺栓孔,第一法兰盘上的螺栓孔为盲孔,第二法兰盘上的螺栓孔为通孔。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上均设有用于设置“O”型密封圈的环形凹槽。所述中间具有横向密封隔板的圆管结构为圆柱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密封的圆管结构或圆柱体两端分别设置法兰盘,能将叶片与轮毂完全隔开,有效地解决叶片损伤或变形导致的潮流能机组发生泄漏的风险,进而提升整个机组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潮流能风电机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潮流能风电机组的叶根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开发活动的深入,潮流能发电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潮流能发电机组的叶片大多采用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在海水中叶片与变桨轴承联接处如何有效密封是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潮流能发电机组能否正常工作,甚至直接影响到机组的安全和寿命。
目前,潮流能发电机组一般布置在海平面下20米至30米的水深,叶片复合材料与变桨轴承直接对接到一起,中间采用一道或两道O型圈密封,此种密封方法虽然方便简单,但此种密封结构有如下缺点:①叶片本身是复合材料,长时间在海水中浸泡可能会发生变型,导致密封处泄漏。②叶片本身出现裂纹或者断裂,海水直接进入轮毂腔体内,造成整个机组的损害。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潮流能风电机组的叶片连接方式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潮流能风电机组的叶根连接装置,使其防止叶片变形或断裂造成的海水泄漏问题发生,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潮流能风电机组的叶根连接装置,使其防止叶片变形或断裂造成的海水泄漏问题发生,从而克服现有的潮流能风电机组叶片连接方式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潮流能风电机组的叶根连接装置,包括叶根法兰,所述叶根法兰包括中间具有横向密封隔板的圆管结构和分别设置在所述圆管结构两端的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用于与变桨轴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法兰盘用于与叶根端部通过螺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上均设若干个螺栓孔,所述第一法兰盘上的螺栓孔为盲孔,所述第二法兰盘上的螺栓孔为通孔。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法兰盘与所述变桨轴承相接的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Ⅰ,所述环形凹槽Ⅰ内用于设置“O”型密封圈。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法兰盘与所述叶片端部相接的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Ⅱ,所述环形凹槽Ⅱ内用于设置“O”型密封圈。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法兰盘上设有两个以上的环形凹槽Ⅰ,所述第二法兰盘上设有两个以上的环形凹槽Ⅱ。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法兰盘上的螺栓孔设在两个环形凹槽Ⅰ之间,所述第二法兰盘上的螺栓孔设在两个环形凹槽Ⅱ之间。
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具有横向密封隔板的圆管结构为圆柱体结构。
进一步改进,所述叶根法兰采用金属材质、一体成型结构。
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叶根法兰通过在密封的圆管结构或圆柱体两端分别设置法兰盘,能够将叶片与轮毂完全隔离开,可有效地解决由于叶片损伤或变形而导致的潮流能机组发生泄漏的风险,进而提升整个潮流能风电机组的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法兰盘上的螺栓孔设置为盲孔,减低了海水进入轮毂的几率。并通过在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上设置多个环形凹槽,进一步提高了该叶根法兰与叶片和变桨轴承的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564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叉车马达启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浮体波浪集中取力装置及其组合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