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短路蓄电池板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49897.6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0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少华;方亮;邵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艾克瑞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73 | 分类号: | H01M4/73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马荣 |
地址: | 245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边角 板栅边框 隔板 本实用新型 蓄电池板栅 防短路 板栅 极板 左右对称位置 非对称结构 有效减少 正负极板 非对称 横筋条 竖筋条 短路 刺破 装配 挤压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短路蓄电池板栅结构,包括板栅边框和设于板栅边框内的横筋条与竖筋条,所述板栅边框的边角为非对称结构的边角。本实用新型板栅左右对称位置的边角采用非对称的结构设计,板栅制作成极板后在装配时,正负极板的边角不会同时挤压隔板的同一个位置,有效减少极板边角刺破隔板造成短路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短路蓄电池板栅结构。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装配过程中,时常发生极板边角刺破隔板,导致正负极板接触短路的现象。由于大部分厂家采用生极板装配的内化成生产模式,这种短路很难在装配过程中检测出来,一般在化成后体现,甚至少部分电池到了客户手中才能被发现。
为了减小以上问题的发生,大部分板栅边角都设计成圆弧型,但极群本身紧装配设计,特别是板间距小(隔板薄)的电池,在手工入壳过程中,边角位置容易相互挤压造成隔板破损,引起正负极板短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短路蓄电池板栅结构,目的是减少极板边角刺破隔板造成短路的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短路蓄电池板栅结构,包括板栅边框和设于板栅边框内的横筋条与竖筋条,所述板栅边框的边角为非对称结构的边角。
所述边角为圆弧形边角,且至少有两个圆弧形边角的弧度不同。
所述边角包括两个第一边角和两个第二边角,两个第一边角分别设于板栅边框的左侧两端,两个第二边角分别设于板栅边框的右侧两端。
所述板栅边框内设有加强筋条。
所述加强筋条为多个,多个加强筋条分别设于板栅边框的上下两端。
所述板栅边框的顶端设有极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板栅左右对称位置的边角采用非对称的结构设计,板栅制作成极板后在装配时,正负极板的边角不会同时挤压隔板的同一个位置,有效减少极板边角刺破隔板造成短路的风险。特别是对于装配压力紧,隔板薄的电池改善效果尤为突出。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板栅结构填涂活性物质后的正负极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板栅结构的极群装配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01、第一边角,102、横筋条,103、极耳,104、加强筋条,105、板栅边框,106、竖筋条,107、第二边角,201、负极板,202、正极板,301、负极板,302、隔板,303、正极板,304、负汇流排,305、正汇流排,306、负铅零件,307、正铅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所示,一种防短路蓄电池板栅结构,包括板栅边框105和设于板栅边框105内的横筋条102与竖筋条106,板栅边框105的顶端设有极耳103,板栅边框105的边角为非对称结构的边角。采用非对称的结构设计,板栅制作成极板后在装配时,正负极板的边角不会同时挤压隔板的同一个位置,有效减少极板边角刺破隔板造成短路的风险。特别是对于装配压力紧,隔板薄的电池改善效果尤为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艾克瑞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艾克瑞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498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