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多向调节功能的磁悬浮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40898.4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3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何自富;王向征;陈长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7 | 分类号: | B60N2/07;B60N2/0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圣荣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坐板 本实用新型 多向调节 座椅底座 磁悬浮 填充层 磁悬浮机构 减震性能 汽车产品 汽车地板 舒适性能 腰部支撑 整体品质 座椅调节 包裹层 导轨 平行 乘客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具有多向调节功能的磁悬浮座椅,座椅底座内设有用于支撑乘客的坐板,所述坐板上设有填充层,所述坐板和填充层外设有座椅包裹层,所述座椅底座下方的汽车地板上固定有两条平行的导轨,作用通过磁悬浮机构实现作用的前后、上下和腰部支撑的调节。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使座椅减震性能得到提高,还提升了座椅的舒适性能,同时还增强了座椅调节功能,有助于提升汽车产品的整体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一种普及率较高的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了,在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汽车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座椅作为与驾乘人员直接接触的部件,其舒适程度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认知。因为驾乘人员身材有所差异,目前汽车座椅均配备有位置调节功能,这些调节功能大都通过电机或机械锁止机构实现座椅在滑道上的前后调节,电动调节的调节速度只能根据电机运转速度而定,而手动调节在无法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进行调节,均存在一些缺陷。此外,目前汽车座椅大都利用座椅内的弹簧进行减震,用来提高乘坐舒适性,但若需要对于座椅高度进行调节,则仍需要另外一套机构,此外弹簧对于车辆自身震动的隔绝性能不佳,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座椅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利用磁悬浮技术对座椅高度进行调节且具有减震性能的汽车座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多向调节功能的磁悬浮座椅,座椅底座内设有用于支撑乘客的坐板,所述坐板上设有填充层,所述坐板和填充层外设有座椅包裹层,所述座椅底座下方的汽车地板上固定有两条平行的导轨:
所述座椅底座与每条导轨之间至少由两个磁悬浮机构支撑,所述磁悬浮机构包括固定在座椅底座下表面的上导向护套、以及置于上导向护套内与之相配合的下导向柱,所述下导向柱底部设有嵌入在导轨内的导轮,所述上导向护套和下导向柱的顶部设有产生相斥磁性的电磁单元,所述导轨之间的地板上设有锁止齿条,所述磁悬浮机构之间的座椅底座的底部设有锁止件,当磁悬浮机构内的电磁单元未通电时,所述锁止件与锁止齿条接触,当磁悬浮机构内的电磁单元通电时,所述锁止件与锁止齿条分离;
所述座椅底座还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至少设有四个磁悬浮机构,所述磁悬浮机构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下导向柱,以及固定在坐板下表面与下导向柱相配合的上导向护套,所述上导向护套和下导向柱的顶部设有产生相斥磁性的电磁单元。
沿所述导轨设置有阻尼齿条,所述下导向柱上固定有与阻尼齿条相啮合的阻尼齿轮。
所述座椅底座的后部或前部的地板上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与锁止件之间连接有支撑弹簧。
所述上导向护套内壁的顶部设有垫片。
所述坐板包括主支撑板,以及位于主支撑板两侧与主支撑板相铰接的侧支撑板,所述坐板下设有八个磁悬浮机构,其中四个位于主支撑板的四角位置支撑主支撑板和底板,所述主支撑板两侧均设有向底板方向延伸的支架结构,每个所述侧支撑板的前部和后部均设有一个支撑相应侧支架结构和侧支撑板的磁悬浮机构。
座椅椅背设有靠板,所述靠板前侧设有背板,所述背板前侧设有填充层,所述背板和填充层外设有包裹层,所述背板由下背板和上背板相铰接构成,所述下背板和上背板的铰接位置与靠板之间设有磁悬浮机构。
所述靠板两侧设有向背板方向延伸的立板,两个所述侧翼板分别铰接在相应侧的立板上,每个所述侧翼板与靠板之间至少设有一个用于支撑的磁悬浮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使座椅减震性能得到提高,还提升了座椅的舒适性能,同时还增强了座椅调节功能,有助于提升汽车产品的整体品质。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408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