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网球收集和盛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22029.9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4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申耀宗;朱贇亭;刘伟;张亚竹;张慧峰;李英杰;于婉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47/02 | 分类号: | A63B4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401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集框 横梁 手柄 盛放装置 分支杆 网球收集 网球 捡拾 球座 本实用新型 收纳 底部开口 活动连接 开口向上 连接手柄 倒置 弹力线 盖子 球头 省力 省时 下端 弯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捡拾及收纳网球的网球收集和盛放装置,其包括手柄和收集框,收集框的上部中心设有横梁,横梁两侧设有盖子,横梁上设有球座连接手柄,收集框底部开口且设有弹力线,所述手柄至少由三根分支杆组成,所述分支杆下端设有球头与横梁上的球座活动连接,本装置无需弯腰捡拾网球,将收集框和手柄倒置,打开分支杆,收集框开口向上作为网球盛放装置,省时省力,一举两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训练辅助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捡拾及收纳网球的网球收集和盛放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网球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捡拾网球并不方便,一般还是靠人弯腰捡拾,费时又费力,并且捡拾完后还需倒入高脚架框内以备训练时拿取方便,增加了劳动以及装备支出,使得收集网球更加不便以及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网球收集和盛放装置,以解决弯腰捡拾网球的费时费力以及另需准备盛放装置的不便。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网球收集和盛放装置,包括手柄和收集框,所述收集框的上部中心设有横梁,横梁两侧设有盖子,横梁上设有球座,所述收集框底部开口且设有弹力线,所述弹力线平行或交错分布,根据弹力线的弹性设定弹力线的间距,一般小于网球直径1-2cm;所述手柄至少由三根分支杆组成,所述分支杆下端设有球头与横梁上的球座活动连接,各分支杆可以打开一定角度形成支撑;所述盖子设置在横梁的两侧且通过铰链连接,盖子的外端下侧设有卡扣,与卡扣对应的收集框的侧壁设有卡槽,所述的卡扣与卡槽配套卡接成一体。
进一步,所述收集框为底层开口的长方体,,可以起到收拢作用。
进一步,所述手柄的上端设有卡套固定成一体,手柄的各分支杆为伸缩杆,通过调节手柄高度以方便不同身高人群在捡拾网球时不必弯腰,以及在整个装置倒置作为盛放装置时将收集框抬高至适当高度。
进一步,所述收集框底层边缘包覆有橡胶圈,以缓冲本装置与地面的接触,并减少边缘磨损。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在所述盖子上靠近外端设有拉手。
将上述方案的收集框和手柄倒置,取下卡套,打开分支杆,收集框开口向上作为网球盛放装置,方便取放网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用者手持本装置的手柄,向下压,使得网球从弹力线间隙挤入收集框内,从而无需弯腰即可完成捡拾网球,并且收集框底面的相对边缘为向上弧形边,其与固定在边缘的弹力线形成一个拱形曲面,一方面将两边的网球向中间聚拢,减少边缘网球受压后弹出收集框范围,方便收集大量散球,省时省力,另一方面,减少弹力线与地面的直接接触所产生的磨损,并且捡拾完成后,将整个装置倒置,把手柄的分支杆分开形成稳定基座,此时即为网球盛放装置,可手伸入弹力线间隙内拿取网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侧盖子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作为盛放装置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1-手柄,2-收集框,3-盖子,4-拉手,5-球头,6-球座,7-凹槽,8-铰链,9-横梁,10-卡扣,11-弹力线,12-分支杆,13-卡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未经内蒙古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220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