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的外盖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580869.3 | 申请日: | 2017-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6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 发明(设计)人: | 程希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驰丰达(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19/48;B60R19/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17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撞板 侧翼 汽车前保险杠 外盖板 障碍物 本实用新型 安装螺丝 距离计算 缓冲层 前大灯 红外线 挡杆 进气口 停车 红外线发射头 红外线接收头 保险杠 红外线距离 前方障碍物 碰撞概率 嵌入安装 嵌入连接 感应器 连接杆 车标 车头 贴合 反射 遮挡 车主 警报 发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的外盖板,其结构包括安装螺丝、前防撞板、挡杆、前大灯、侧翼防撞板、缓冲层、红外线距离感应器、连接杆、保险杠、车标、进气口,安装螺丝嵌入连接在前防撞板上,挡杆与前防撞板相连接,前大灯嵌入安装于侧翼防撞板上,缓冲层与侧翼防撞板相贴合,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的外盖板,在停车时由于车前头会对前方的障碍物遮挡,导致车头的障碍物的距离不好掌控,此时红外线发射头会发射出红外线由红外线接收头接收反射谁来的红外线,以此对前方障碍物进行距离计算,当达到危险值时会发出警报提醒车主,可以在停车时对前方不可视的障碍物进行准确的距离计算,使碰撞概率大大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的外盖板,属于汽车防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保险杠是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现有的保险杠在汽车遇到轻微碰撞后就会发生错位形变或者弯曲凹陷,影响美观且保险杠在频繁碰撞后的使用寿命较低,需要经常更换或者修理。大多数时候擦碰发生在车头侧面,此时碰撞的接触面积小,对此处保险杠的冲击最大,而现有的塑料保险杠前板面厚度基本相同,受到轻微碰撞后就会导致车头受损,需要修理且影响美观。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520618497.3的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的外盖板,包括有内垫、盖体、加强筋,盖体为与前保险杠外轮廓相对应的侧立凹形截面塑料板,盖体在转折处的弧形段厚度为侧面与前面的两倍,且弧形厚板处自上而下贯穿盖体竖直固定插入有加强筋,加强筋为直径是盖体弧形处厚度一半的钢筋条,加强筋上下端头超出盖体部分弯曲紧贴在盖体内表面,内垫为固定在盖体弧形转折处内侧的两根对称竖直橡胶条,但是该现有技术在停车时,对前方障碍物的距离掌控不够精准,容易产生不必要的碰撞。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的外盖板,以解决的现有技术在停车时,对前方障碍物的距离掌控不够精准,容易产生不必要的碰撞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的外盖板,其结构包括安装螺丝、前防撞板、挡杆、前大灯、侧翼防撞板、缓冲层、红外线距离感应器、连接杆、保险杠、车标、进气口,所述安装螺丝嵌入连接在前防撞板上,所述挡杆与前防撞板相连接,所述前大灯嵌入安装于侧翼防撞板上,所述缓冲层与侧翼防撞板相贴合,所述红外线距离感应器与侧翼防撞板相连接,所述连接杆与保险杠相焊接,所述车标与保险杠相连接,所述进气口位于前防撞板上,所述红外线距离感应器包括安装孔、红外线发射器、晶振、红外线接收器、覆铜板、单片机,所述安装孔位于覆铜板上,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右侧设有红外线接收器,所述晶振与覆铜板相焊接,所述单片机位于红外线接收器下方,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与覆铜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分布在车标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前防撞板与连接杆相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翼防撞板内部设有红外线接收器。
进一步地,所述车标是直径为20CM,高位10CM的圆柱体。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采用铝合金材质,重量轻。
进一步地,所述挡杆采用碳钢材质,硬度高。
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的外盖板,在停车时由于车前头会对前方的障碍物遮挡,导致车头的障碍物的距离不好掌控,此时红外线发射头会发射出红外线由红外线接收头接收反射谁来的红外线,以此对前方障碍物进行距离计算,当达到危险值时会发出警报提醒车主,可以在停车时对前方不可视的障碍物进行准确的距离计算,使碰撞概率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驰丰达(天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驰丰达(天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808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