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扩散膜及背光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80009.X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2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华路;贺孝林;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轩朗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舒丁 |
地址: | 523713 广东省东莞市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散层 扩散粒子 光扩散膜 基材 背光单元 本实用新型 降低生产 聚光作用 均匀扩散 半圆型 有效地 成对 面形 涂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扩散膜及背光单元,该光扩散膜包括基材及涂覆在所述基材的外层的扩散层,所述扩散层内分散有若干扩散粒子,各所述扩散粒子呈均匀分布设置;所述扩散层远离所述基材的一面上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呈半圆型设置。上述的光扩散膜通过设有基材及扩散层,扩散层上设有凹槽及扩散粒子,凹槽与扩散粒子相互作用,使得扩散层的外表面形成对光线具有一定聚光作用的曲面,可均匀扩散光线,并减少了扩散层外表面的扩散粒子,可有效地降低生产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扩散膜及背光单元。
背景技术
光扩散膜是一种用于扩散点光源、线状光源的光或者调整出射光的角度的薄膜,以便得到均一且正面亮度高的照明。这种光扩散膜被广泛使用于装备在手机、数码相机等的液晶显示器和液晶电视机等中。
在传统技术中,光学扩散薄膜主要包括透明基材、扩散涂布层、散射粒子、防粘接涂布层及防粘接粒子。上述的光学扩散薄膜主要依靠扩散涂布层中随机散布且不同粒径的散射粒子对进入涂层内的入射光线进行充分散射,以使出射光线的方向随机分布,从而将入射的不均匀光场均匀化,并对薄膜下背光模组元件的瑕疵进行遮盖。同时,一些粒径较大的粒子的顶部突出于涂层表面,形成对光线具有一定聚光作用的曲面,从而使此种光学扩散片具有一定的聚光能力。然而只有少数粒径较大的粒子突出于涂层,使得扩散涂层的厚度和扩散粒子最大粒径的比值偏大,粒子涂布密度偏小,所以上述薄膜的聚光能力和遮盖能力十分有限,而当粒子涂布密度较高时,整体的光扩散膜的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传统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的聚光能力及遮盖能力的光扩散膜,其可均匀扩散光线,且生产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使用该光扩散膜的背光单元。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扩散膜,包括基材及涂覆在所述基材的外层的扩散层,所述扩散层内分散有若干扩散粒子,各所述扩散粒子呈均匀分布设置;所述扩散层远离所述基材的一面上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呈半圆型设置。
上述的光扩散膜通过设有基材及扩散层,扩散层上设有凹槽及扩散粒子,凹槽与扩散粒子相互作用,使得扩散层的外表面形成对光线具有一定聚光作用的曲面,可均匀扩散光线,并减少了扩散层外表面的扩散粒子,可有效地降低生产的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粒径为2μm~12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粒径为5μm~1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散层的厚度为8μm~12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散粒子的粒径为1μm~3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散粒子为中空二氧化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材的厚度为150μm~20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材为PET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扩散膜还包括固着于所述基材的内层的防粘层,所述防粘层的厚度为5μm~8μm。
一种背光单元,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中所述的光扩散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光扩散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轩朗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轩朗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800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排多列等效负折射率平板透镜
- 下一篇:基于液晶取向技术的光学偏振防伪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