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次氯酸钠发生器管状电解槽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75896.1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6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冰;顾振华;朱君军;赵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云瑞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1/26 | 分类号: | C25B1/26;C25B9/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连接件 管状连接件 壳体 次氯酸钠发生器 管状电解槽 电极组件 出水口 电解槽 进水口 散热板 体内 本实用新型 阳极连接板 阴极连接板 安装电极 电解效率 对称设计 发热部位 两端设置 外侧设置 挡板 电极组 电极 管径 管内 发热 维修 加工 交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次氯酸钠发生器管状电解槽,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电极组件,壳体的两端设置有结构相同的管状连接件,管状连接件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壳体外侧设置有两个导电连接件,导电连接件分别与电极组件中阳极连接板、阴极连接板相连,导电连接件均与独立的电极散热板相连;壳体内管径略大于电极组,使其无需在管内设置挡板,便可使其提高电解效率。通过将电解槽对称设计,即两端的管状连接件为相同设计,故进水口与出水口可交换使用,易于加工、安装、维修。同时对电解槽易发热部位(导电连接件)上安装电极散热板,可减少发热,使其产生热量及时有效散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次氯酸钠发生器的电解槽。
背景技术
次氯酸钠具有较强氧化性,可作为消毒剂,电化学中可采用无隔膜电解盐或海水经制得,生产原料简单,工艺简单,可取代传统化学合成法及液氯消毒法,因而,越来越多的消毒行业采用次氯酸钠发生器生产消毒水。
电解槽为次氯酸钠发生器的核心部件,其内设有用于电解的阳极和阴极,盐水在阳极发生电氧化反应生成次氯酸钠,但由于盐水中的钙镁离子会在阴极发生电还原反应生成污垢,长时间运行会导致阴、阳极导通短路,造成电极和槽体的腐蚀,而且电解槽产氯量越大越易产生大量的热量堆积,如不及时排出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次氯酸钠发生器管状电解槽,利于安装使用,并具有良好的散热、导电,利于提高电解槽的使用寿命及电解效率。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次氯酸钠发生器管状电解槽,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由阳极连接板、阴极连接板、塑料保护板及塑料固定螺丝组成的电极组件,所述壳体的两端设置有结构相同的管状连接件,所述管状连接件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有两个导电连接件,所述导电连接件分别与电极组件中阳极连接板、阴极连接板相连,所述导电连接件均与独立的电极散热板相连。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解槽对称设计,即两端的管状连接件为相同设计,故进水口与出水口可交换使用,易于加工、安装、维修。同时对电解槽易发热部位(导电连接件)上安装电极散热板,使产生热量及时有效散出,防止过热造成电解槽的使用。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壁与电极组件之间间隙为5-10mm。壳体与电极组件之间为紧凑式设计,使得壳体内部无需添加挡板,便可使大部分水流经过电极板,利于提高电解效率,且壳体除水流外无其它外力,利于长时间运行。
优选地,所述壳体为透明材料制成的壳体。上述透明材料可以采用亚克力、PC或PVC,使得在电解过程时能够观察电极组件的运行情况。
优选地,所述导电连接件为钛铜制成的导电连接件。利于导电连接件兼具防腐和良好导电性,使得电解槽主要发热和腐蚀部位能长期良好稳定运行,提高电解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优选地,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三通管件A,所述三通管件A的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排污口,所述出水口处设置三通管件B,所述三通管件B的一端为出水口、另一端为排气口。通过三通管件A、三通管件B来增加排污口和排气口,进而避免在壳体开孔,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维护、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结构的左视图。
图中:
1-电极组件;2-壳体;3-法兰连接件;4-进水口;5-出水口;6-管状连接件;7-导电连接件;8-电极散热板;9-管内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云瑞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云瑞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58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