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功耗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69792.X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9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绩;谈作伟;张瑞;王佳斌;刘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继电器 放电继电器 继电器 电池模块 触点 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 二极管导通 二极管 电池模组 电流方向 低功耗 并联 连接输出接口 持续供电 电能驱动 动作完成 驱动电能 输出接口 放电 充电 能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功耗电池组,包括电池模块,电池模块连接有输出接口;在电池模组连接输出接口的线路上设置有充电继电器和放电继电器的触点部分,充电继电器的触点部分并联有第一二极管,放电继电器的触点部分并联有第二二极管,第一二极管导通时电流方向为电池模块充电时线路中电流的方向,第二二极管导通时电流方向为电池模组放电时线路中电流的方向;所述放电继电器和充电继电器均为电磁保持继电器。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放电继电器和充电继电器均采用电磁保持继电器,由于电磁保持继电器仅在动作时需要电能驱动,一旦动作完成,即可取消驱动电能,不需要持续供电,从而解决放电继电器和充电继电器能耗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组充放电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功耗电池组。
背景技术
受全国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和推广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通信基站开始应用锂离子电池组来保障系统的不间断供电,其中以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和中国铁塔有限公司“锂电替换铅酸”的应用案例最具代表性。同时随着锂电池成本的逐年降低,通信基站用锂离子电池组的价格已逐步逼近铅酸电池组,在近年来必将面临大规模应用。但因锂离子电池的固有特性,在其运行时不可避免的需要采用BMS对其进行保护和控制,以保障其正常安全的工作。
而保护板在使用过程中,其电能一般均来自电池组,充放电回路的控制也多采用MOS管,在正常待机或工作状态下,MOS管的长期导通将持续消耗电池组的电能,这使得原本储能容量相对较小的通信用电池组的容量保存率和功耗问题日益凸显。同时,采用MOS管方案的BMS受限于MOS管的额定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使其对基站开关电源输出的直流电能质量的要求较为严格,也对负载侧滤波电容的大小较为敏感,增加了实际基站勘测和方案设计的难度,也使通信用锂离子电池组的应用场景受到很大限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学者提出采用继电器方案来替换原MOS管方案,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646972U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不间断零环流安全快速切换电池组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案。该方案虽然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组系统应用的鲁棒性,但常规继电器工作时需要对其线圈进行持续供电,使其功耗问题比MOS管方案更为突出,也使的该方案的应用场景较为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功耗电池组,用于解决电池组中由于继电器需要持续供电而造成的功耗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方案1:一种低功耗电池组,包括电池模块,电池模块连接有输出接口;在电池模组连接输出接口的线路上设置有充电继电器和放电继电器的触点部分,充电继电器的触点部分并联有第一二极管,放电继电器的触点部分并联有第二二极管,第一二极管导通时电流方向为电池模块放电时线路中电流的方向,第二二极管导通时电流方向为电池模组充电时线路中电流的方向;所述放电继电器和充电继电器均为电磁保持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放电继电器和充电继电器均采用电磁保持继电器,由于电磁保持继电器仅在动作时需要电能驱动,一旦动作完成,即可取消驱动电能,不需要持续供电,从而解决放电继电器和充电继电器能耗高的问题。
方案2:在方案1的基础上,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放电继电器和充电继电器的线圈部分,控制器连接所述放电继电器和充电继电器线圈部分的端口用于产生脉冲信号。
由于电磁保持继电器工作时需要采用脉冲控制,所以控制放电继电器和充电继电器线圈部分的控制器需要能够产生脉冲信号。
方案3:在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控制器为电池管理系统。
方案4:在方案2或3的基础上,所述电池模块连接输出接口的线路上设置有电流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连接该电流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
设置电流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线路中的电流,对电池模块的工作状态进行判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697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电电路、被充电装置及终端
- 下一篇:一种带显示器的充电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