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冷却回流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52326.0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9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兰;陈学勤;钟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谊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24 | 分类号: | F16L55/24;F16L5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6108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金渡镇金渡工***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高效冷却 回流接头 接头主体 后壳体 射头 紧密贴合 上连接器 末端口 运水 冷却 本实用新型 固定管芯 环状凸起 间隙回流 冷却效果 末端保护 嵌入设置 使用寿命 出水口 防护管 管芯 后壳 射杆 压伤 流出 体内 外部 流动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冷却回流接头,包括接头主体,所述接头主体由设置在接头主体左边的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右边的后壳体构成,且所述后壳体与壳体之间紧密贴合,所述后壳体的右边设有末端口,且所述末端口嵌入设置在所述后壳体内,所述壳体的顶端中部设有上连接器,且所述上连接器与壳体之间紧密贴合,该种高效冷却回流接头,设有环状凸起和末端保护罩,能够固定管芯末端,防护管芯末端不被碰撞和压伤,冷却运水进入射头后,能有序地通过接头突出部分的周边形成回流,通过接头、射杆与管芯外部的间隙回流到出水口流出,冷却运水的流动范围和指引性更优化,增强了对射头的冷却效果,能提高射头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冷却回流接头。
背景技术
接头是把压铸机射杆和射头连接起来的必备件,现有的接头只是起到简单的连接作用,冷却运水通过管芯流入射头内部后,入水和出水混合成一团,冷却运水不能有序地进入和排出,对射头起到的冷却效果不理想。
但现有的接头,在连接射杆后,管芯末端会突出一段,突出的管芯容易在更换射头或其他异常操作中造成碰撞和压伤,损坏管芯,同时射头十分易损件,需要频繁更换,增加了耗材,容易造成故障,为生产制造带来更大的成本消耗,同时冷却运水的流动范围和指引性较弱,对射头的冷却效果也造成极大影响。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高效冷却回流接头,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冷却回流接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冷却回流接头,包括接头主体,所述接头主体由设置在接头主体左边的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右边的后壳体构成,且所述后壳体与壳体之间紧密贴合,所述后壳体的右边设有末端口,且所述末端口嵌入设置在所述后壳体内,所述壳体的顶端中部设有上连接器,且所述上连接器与壳体之间紧密贴合,所述上连接器的内部设有上接口,且所述上接口嵌入设置在所述上连接器内,所述壳体的底端中部设有下连接器,且所述下连接器与壳体之间紧密贴合,所述下连接器的内部设有下接口,且所述下接口嵌入设置在所述下连接器内,所述壳体的左边设有前壳体,且所述前壳体嵌入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前壳体的左边设有接头口,且所述接头口嵌入设置在所述前壳体内,所述前壳体的外表面设有进水口,且所述进水口嵌入设置在所述前壳体内,所述接头主体的内部设有内腔,且所述内腔嵌入设置在所述接头主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后壳体的右边设有末端保护罩,且所述末端保护罩嵌入设置在所述后壳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体的外壁设有螺纹,且所述螺纹与前壳体之间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体的外表面设有环状凸起,且所述环状凸起与前壳体之间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接头主体的内部设有外部间隙,且所述外部间隙嵌入设置在所述接头主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体的内部设有防护网,且所述防护网嵌入设置在所述前壳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高效冷却回流接头,设计合理,且使用更为便捷,改进了原有接头不能够调节水流速度的功能,设有环状凸起和末端保护罩,能够固定管芯末端,防护管芯末端不被碰撞和压伤,同时减少射头易损件的更换频次,减少耗材,降低故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为生产制造带来更大的收益,提高了接头主体的实用性,设有外部间隙和进水口,能够在冷却运水进入射头后,能有序地通过接头环状凸起的周边形成回流后,会通过进水口进入到外部间隙内,并从管芯外部的出水口流出,运水的流动范围和指引性更优化,增强了对射头的冷却效果,能提高射头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接头主体的实用性,设有防护网,防止异物进入接头,造成接头堵塞,大大延长了接头主体的使用寿命,在未来具有广泛的使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谊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肇庆谊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523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紫外光非开挖修复器及其气囊结构
- 下一篇:数控电子开料机料渣排放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