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位移滑动型模块化减隔振桥梁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39809.7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2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梁旭;陈飞;董飞;王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海润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王春娇 |
地址: | 43008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连接板 大位移 模块化 不锈钢板 平面耐磨板 桥梁支座 下连接板 橡胶支座 滑动板 滑动型 隔振 大跨度梁 地震区域 顶部凹槽 对称设置 滑动摩擦 减振降噪 副结构 桥梁 配合 | ||
一种大位移滑动型模块化减隔振桥梁支座,包括上连接板(6)和下连接板(8),上连接板(6)和下连接板(8)之间对称设置有模块化橡胶支座(7),上连接板(6)上设置有滑动板(1),滑动板(1)底部设置有不锈钢板(4),上连接板(6)顶部凹槽内设置有与不锈钢板(4)相配合的平面耐磨板(5)。通过模块化橡胶支座(7)实现减振降噪,而不锈钢板(4)与平面耐磨板(5)形成滑动摩擦副结构实现水平大位移,从而满足大跨度梁和地震区域桥梁水平大位移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支座,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大位移滑动型模块化减隔振桥梁支座,属于减隔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轻轨、地铁等作为一种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工具,在城市建设中已得到大量应用;但由于轻轨、地铁需穿行于市区建筑之间,因此其引发的噪声给沿线居民生活产生了众多干扰。通过技术手段切断噪声传播路径是减小或消除这一影响的有效措施之一,对于沿空气路径传播的噪声可以在梁体两侧设置隔音板隔绝;对于沿桥墩路径传播的噪声设置有减振降噪支座。
但是,传统的减振降噪支座存在以下两方面缺陷:一、支座能承受的水平位移量与橡胶厚度相关,而为了保证减振降噪支座竖向刚度及水平刚度,橡胶厚度不能设置过厚,因此传统减振降噪支座能承受的水平位移量有限。而对于大跨度梁,由于温度变化、混凝土徐变收缩、刹车、惯性力、风载等引起的水平位移较大;同时对于地震区域桥梁,当地震来临时引起的桥梁水平位移大;因此,传统的减振降噪支座不能满足大跨度梁及地震区域桥梁水平位移需求。二、由于不同的项目输入参数不同,若单独设计减隔振支座,支座尺寸必然会有变化,因此需单独制作模具,使得制造成本高、制作周期长、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减振降噪支座不能满足大跨度梁及地震区域桥梁水平位移需求等缺陷,提供一种大位移滑动型模块化减隔振桥梁支座。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大位移滑动型模块化减隔振桥梁支座,包括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对称设置有模块化橡胶支座,所述的上连接板上设置有滑动板,所述的滑动板底部设置有不锈钢板,所述上连接板顶部凹槽内设置有与不锈钢板相配合的平面耐磨板。
所述的上连接板顶部中央设置有中部凹槽,所述的中部凹槽内设置有导轨,所述的导轨两侧面分别焊接有侧面耐磨板,且侧面耐磨板与不锈钢板相配合。
所述的模块化橡胶支座包括橡胶板,所述橡胶板为由层叠交替的钢板和橡胶硫化成型的板结构,橡胶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对称设置有楔形固定块。
所述的模块化橡胶支座与下连接板之间相焊接。
所述的上连接板与模块化橡胶支座之间相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对称有模块化橡胶支座,上连接板上设置有滑动板,滑动板底部设置有不锈钢板,上连接板顶部凹槽内设置有与不锈钢板相配合的平面耐磨板;通过模块化橡胶支座实现减振降噪,而不锈钢板与平面耐磨板形成滑动摩擦副结构实现水平大位移,从而满足大跨度梁和地震区域桥梁水平大位移需求。
2、本实用新型中模块化橡胶支座为模块化设计,通过设计并固化标准型模块化橡胶支座,可提前批量生产标准型模块化橡胶支座,从而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缩短了制作周期;且对于不同项目,只需选取合适数量的标准型模块化橡胶支座并合理的设计布置方式,就可以满足设计参数要求。
3、本实用新型中对于只沿纵向或横向单一方向运动的桥梁,上连接板顶部中央设置有中部凹槽,中部凹槽内设置有导轨,导轨两侧面分别焊接有侧面耐磨板,且侧面耐磨板与不锈钢板相配合;通过设置导轨,从而限制了滑动副的滑动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海润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海润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98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