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铅笔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34318.3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1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袁少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少冲 |
主分类号: | B43K21/00 | 分类号: | B43K21/00;B43K21/26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王如意 |
地址: | 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笔壳 铅芯 铅管 自动铅笔 摩擦板 齿轮 弹簧 顶面 履带 半透明材质 半透明结构 中心线共线 合理规划 弧形结构 紧密配合 内壁顶部 外界相通 传动带 双面齿 上端 触头 底面 透槽 下端 | ||
一种自动铅笔,包括笔壳,笔壳为半透明材质,笔壳的上部为弧形结构,笔壳的顶面固定连接铅管的底面,铅管与笔壳的中心线共线,铅管分别同时与笔壳内部、外界相通,笔壳的内壁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上端,第一弹簧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摩擦板的顶面,笔壳内上下两部分别固定安装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之间通过履带连接,履带为双面齿传动带,笔壳的上部一侧开设透槽。触头与摩擦板的紧密配合也使得铅芯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尽可能地减少铅芯的浪费,通过笔壳的半透明结构能够看清楚笔壳内的铅芯使用情况,有利于使用者对铅芯的使用进行合理规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学习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动铅笔。
背景技术
铅笔是一种用来书写以及绘画素描专用的笔类,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木制铅笔为了维持书写顺利,需要时常卷削,自动铅笔的出现正顺应了人们使用方便的需要。自动铅笔,顾名思义,即不用卷削,能自动或半自动出芯的铅笔。现在学生们使用的自动铅笔有这样的缺点:每当一支铅将要用完时,总有一小段铅不能继续使用而被浪费;另外,当我们想要打铅时总得需要把手指绕到笔杆尾处去按动笔尾的推杆,有时会不太方便;还有,大部分的自动铅笔不能提前预知铅的使用情况,以致出现考试时铅笔没芯等尴尬情况,给正常使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铅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自动铅笔,包括笔壳,笔壳为半透明材质,笔壳的上部为弧形结构,笔壳的顶面固定连接铅管的底面,铅管与笔壳的中心线共线,铅管分别同时与笔壳内部、外界相通,笔壳的内壁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上端,第一弹簧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摩擦板的顶面,笔壳内上下两部分别固定安装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之间通过履带连接,履带为双面齿传动带,笔壳的上部一侧开设透槽,笔壳的内壁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轮架的一侧,轮架的另一侧固定安装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外周一侧位于笔壳外,第二齿轮能够与履带的外周啮合,透槽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固定连接挡片的一端,挡片的另一端均朝向笔壳内部,且挡片的另一端能够分别插入至第二齿轮的相邻两齿之间,履带的外周一侧固定安装触头,第二齿轮和触头分别位于履带的两侧,触头的顶面开设盲孔,铅芯能够插入至盲孔内且铅芯的外周能够与盲孔的内壁接触配合,触头能够插入至两个摩擦板之间,触头、履带和铅芯能够分别从轮架内穿过。
如上所述的一种自动铅笔,所述的触头为T型结构,履带的外周一侧固定连接触头的水平杆的一侧,触头的竖直杆的顶面开设盲孔,触头的竖直杆能够插入至两个摩擦板之间,且触头的竖直杆的两侧能够分别同时与两个摩擦板的内侧接触配合,触头的水平杆的顶面两侧能够分别同时与两个摩擦板的底面接触配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自动铅笔,所述的笔壳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笔夹。
如上所述的一种自动铅笔,所述的触头的底面固定安装红色标志物。
如上所述的一种自动铅笔,所述的笔壳的内壁另一侧固定连接导向杆的一端,导向杆从第二弹簧内穿过,轮架的一侧开设导向孔,第二弹簧的直径大于导向孔的直径,导向孔的两端均与笔壳内部相通,导向杆从导向孔内穿过,且导向杆的外周能够与导向孔的内壁接触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少冲,未经袁少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43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辅助钢笔填充墨水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独立或组合使用的笔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