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时检测金属和易燃气、液的安检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32512.8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8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杰;韩东;黄岭;钱应;张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检门 报警指示灯 检测器 易燃气体 燃气 本实用新型 金属探测器 踏板 右侧门 左侧门 金属 报警发声器 安检设备 防震胶 无死角 检测 风机 安检 风道 下端 配合 探测 报警 提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时检测金属和易燃气、液的安检门,属于安检设备领域。包括安检门主体,安检门主体下端装有防震胶座;安检门主体包括左侧门、右侧门、踏板和顶板;左侧门和右侧门的内部均设有金属探测器;踏板上设有易燃气体检测器;顶板上设有风道、第一报警指示灯、第二报警指示灯、报警发声器、LED显示器;第一报警指示灯与金属探测器相配合,第二报警指示灯与易燃气体检测器相配合。本实用新型将易燃气体检测器安装在安检门的下方,利用风机鼓吹向下鼓吹空气,全方位无死角地探测安检门下有无易燃气、液体,能同时对金属和易燃气、液体发出报警和提示,满足了现代安检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检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时检测金属和易燃气、液的安检门。
背景技术
安检门,是一种用于检测人员有无携带危险物品的探测装置,广泛用于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比如车站、机场、广场大厦等。而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起出行安全这个话题,人们意识到出行安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及其重要的一部分。更多的场合需要提供更高质量的安检门,比如说高级会议、展览馆、博物馆以及特大商场等。
现如今,世界各地屡次发生燃烧爆炸事件,不法分子常携带易燃易爆气、液体实施犯罪,而目前的安检设备多以检测金属为主,功能过于单一,更多的安全检查过程过于繁琐,耗费人力,测量不够准确,因此对易燃气、液体的检测还有待突破。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急需一种功能多样、测量精确的安检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安检设备检测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同时检测金属和易燃气液的安检门,结构新颖,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实现同时对金属和易燃气液体发出报警和提示,满足了现代安检的需求。
一种同时检测金属和易燃气、液的安检门,包括安检门主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安检门主体下端装有防震胶座;安检门主体包括左侧门、右侧门、踏板和顶板;上述左侧门和右侧门的内部均设有金属探测器;上述踏板内部设有易燃气体检测器;上述顶板内部还设置风道,其中风道进口布置在顶板上侧面,风道进口处布置有风机或者风扇,风道出口布置在顶板底面;上述顶板还设有与金属探测器相连的第一报警指示灯、与易燃气体检测器相连的第二报警指示灯和LED显示器,同时与金属探测器、易燃气体检测器相连的报警发声器。
所述的同时检测金属和易燃气、液的安检门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其中金属探测工作过程是:金属探测器通电后产生电磁场,当有金属通过磁场时,磁场发生相应变化,与金属探测器连接的第一报警指示灯以及报警发声器发出声光报警;易燃气体探测工作过程是:风机通过风道向顶板下方鼓吹空气,当有人员携带易燃气、液时,含易燃气体的空气与踏板内部气体检测器相接触,气体检测器做出相应探测后通过与气体检测器连接的绿第二色报警指示灯以及报警发声器做出声光报警,并通过LED显示器示出空气中易燃气、液体的密度等级。
所述的一种同时检测金属和易燃气液的安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和顶板架于左侧门和右侧门之间,采用螺栓紧固连接。
所述的一种同时检测金属和易燃气、液体的安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进气口为圆形,进气流速为0.6m/s-2m/s。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时检测金属和易燃气液的安检门,结构新颖,运行平稳。在人员行走通过安检门主体的短暂时间内,空气流速不会对人员造成不舒适的感觉,人员所携带的挥发性气体随自上而下的空气流被鼓吹到底部与气体检测器相接触,检测后的空气流随即排到安检门主体外部,不会妨碍下次探测。整个探测循环时间极端,过程流畅,不会造成人员拥堵,能够全方位无死角同时对金属和易燃气、液体发出报警和提示,满足了现代安检需求的同时提高了安检效率,节省了人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该安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该安检门的俯视图;
图3是当进气流速为2m/s时该安检门的流场流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25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门嘴通孔检测装置
- 下一篇:绿色通道车辆安全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