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折叠式动力型应急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25846.2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0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程中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特飞云天航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02 | 分类号: | B63C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官建红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质部 应急救生装置 软质部 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 可折叠式 动力型 嵌套 动力装置 紧固连接 连接机构 使用寿命 运行性能 充放气 动力舱 软体 适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应急救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可折叠式动力型应急救生装置,包括软质部、硬质部以及连接件;所述软质部为可充放气的软体件,其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通过设置在所述硬质部上且与之相适配的连接机构嵌套组合,将所述软质部和所述硬质部紧固连接;硬质部内设置用于安装动力装置的动力舱。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应急救生装置软质部与硬质部连接牢靠,运行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水上应急救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可折叠式动力型应急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应对海上事故,在船上使用得最多的应急救生装置为救生衣或救生圈,采用救生衣或救生圈只能自救,在遇险人员水性不佳或无意识的情况下,救生人员没有轻便快捷的设备可对遇险人员进行及时的援助;而对于较窄水域如江、河、湖上的溺水事故,可用摩托艇作为应急救生装置,但摩托艇体积较大,工作时功耗大,运输携带不够轻便;此外,还可采用动力型的冲浪设备作为应急救生装置,现有的动力型冲浪设备,一般整体由硬质材料制成,即使做成对接组合式的,也因质量较重,占用空间大而导致携带不便,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现有技术推出了可充气折叠式的冲浪设备,由硬质动力舱和软质的充气舱组成,充气舱放气后可折叠,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但由于现有技术的充气舱与动力舱连接处不够紧密牢固,在承受大冲击力的水况下,出现硬质动力舱与充气舱分离或连接处错位的情况,影响设备的运行性能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式动力型应急救生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硬质部与软质充气部连接不够牢靠的问题,改善应急救生装置的运行性能,增强装置的耐冲击性能和增长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可折叠式动力型应急救生装置,包括软质部、硬质部以及连接件;所述软质部为可充放气的软体件,其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通过设置在所述硬质部上且与之相适配的连接机构嵌套组合,将所述软质部和所述硬质部紧固连接;所述硬质部内设置用于安装动力装置的动力舱。
所述的软质部和硬质部为对半组合的形式。
所述的连接件包括插接板I和锁紧件,插接板I设置于软质部的连接端面,与软质部固定连接,所述的锁紧件对称设置于软质部的两侧面,包括卡扣和有弹性的牵引带,牵引带一端与软质部连接,另一端与卡扣连接。
所述硬质部的连接端面上设置与插接板I匹配的插接槽I,硬质部的侧面上设置与卡扣匹配的卡孔。
所述的硬质部半包裹于软质部内。
所述硬质部上与软质部连接的面设置成U型凹槽,软质部的连接面设置成与U型凹槽匹配的凸面,在U型凹槽底面中线上设置插接槽II。
所述的插接槽II在硬质部的每个连接面上连续设置。
所述的连接件为与插接槽II相匹配的连续插接板II,连接件固定设置于软质部的连接面上。
所述的插接槽II在硬质部的每个连接面上均间隔设置两个以上。
所述的连接件为与插接槽II相匹配的间隔设置的插接凸块,连接件固定设置于软质部的连接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特飞云天航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特飞云天航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258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悬浮式应急救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的救生舱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