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变角类岩石节理生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22013.0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8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杜后谦;陈明;张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理 本实用新型 岩石节理 生成装置 可变角 插片 岩石 相对位置确定 螺母 螺栓 角度变化 实验过程 实验周期 装置实质 裂隙 成形 共轭 紧固 内杆 外杆 凝固 损伤 抽出 研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角类岩石节理生成装置,该装置实质上是通过调节固定内杆和固定外杆的相对位置确定节理插片间的角度后用螺母和螺栓紧固,插入未成形的类岩石内待未完全凝固前抽出,形成需要的一定角度的节理。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节理损伤破坏实验,通过调节四个节理插片间的角度,研究类岩石共轭节理在角度变化下裂隙的扩展方向和破坏方式的变化情况。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解决类岩石节理生成不方便,减少了实验过程的误差,缩减了实验周期,提高了实验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岩土实验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可变角类岩石节理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断进行。对于岩土工程的研究,尤其是室内的类岩石力学性质研究对工程的安全施工起着重要的作用。现有的类岩石节理破损性质研究大多为单节理或多叠加节理,对于共轭节理的研究少之又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类岩石损伤力学研究方法,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类岩石试件不同节理角下的损伤力学性质研究的问题,通过调节固定内杆和固定外杆的相对位置确定节理插片间的角度后用螺母和螺栓紧固,可实现多角度节理角的形成,增加了实验的相似性,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变角类岩石节理生成装置,包括螺栓,固定内杆,固定外杆,节理插片,螺母。
所述的四片节理插片分别于固定内杆和固定外杆焊接在一起,固定内杆和固定外杆的相对滑动调节节理角的变化,螺母焊接在固定外杆上,螺栓紧固螺母使连为一体。
所述的固定内杆和固定外杆为同心钢材质圆弧。
所述的四片节理插片间的角度通过固定内杆和固定外杆的滑动变化。
所述的四片节理插片间角度的确定通过螺栓紧固固定外杆上的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新型一种可变角类岩石节理生成装置,结果简单,稳定性强,节理插片间角度调节方便,提高了类岩石试件制作的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了类岩石损伤实验的可靠性,通过调节节理间得角度,较为全面和真实的反应自然状态下岩石的赋存状况和破坏形式,大大太高了岩土工程的实验研究的可行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左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紧固结构示意图;
其中,1—螺栓,2—固定内杆,3—固定外杆,4—节理插片,5—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变角类岩石节理生成装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固定内杆(2)和固定外杆(3)为同心圆弧分别焊接在节理插片(4)上;四片节理插片(4)共同接触点处进行倒圆角处理;固定内杆(2)和固定外杆(3)间隙配合;固定内杆(2)上刻有角度标尺。
螺母(5)焊接在固定外杆(3)上;固定外杆(3)上钻取螺母(5)同内径圆形孔;螺栓(1)可通过螺栓(1)穿过固定外杆(3)接触固定内杆(2);螺栓(1)紧固螺栓(1)确定节理间的角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220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机的显示界面单元
- 下一篇:病理组织快速脱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