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钒电池的智能微网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10332.X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2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鑫;余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鑫;余玲 |
主分类号: | H02J3/06 | 分类号: | H02J3/06;H02J3/38;H02J3/32 |
代理公司: | 六安众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3 | 代理人: | 熊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网控制系统 供电系统 钒电池 智能 电力电子变换器 能量管理系统 中心控制单元 本实用新型 并网控制器 负荷开关 功率输出 紧急供电 清洁能源 微网系统 信息接口 正常供电 智能分配 微电网 微电源 灵活 馈线 电源 电网 供电 潮流 分配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钒电池的智能微网控制系统,包括中心控制单元和供电系统,所述的控制单元的信息接口分别与能量管理系统、供电系统和并网控制器连接组成电网智能分配供电的微网控制系统,通过微网系统进行智能灵活分配,微电网中包括微电源都采用清洁能源,利用电力电子变换器和负载相连接,使其控制灵活,对电源、负荷开关进行控制来调整各自功率输出以调节馈线潮流,既能够有效的降低能源浪费,又能应付紧急供电情况,保持正常供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电网系统方面的领域,特别是对电网智能供电微网系统方面的改进,尤其涉及到一种基于钒电池的智能微网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高效大规模储能电池是新能源产业革命的核心,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固有的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调峰难、并网难特性,决定了其规模化发展必须要有先进的储能技术作支撑,但是在孤岛供电分配网方便变得尤为重要,孤岛环境相对较为复杂,同时由于天然气候的构成,其发电系统有沼气和光伏多种共同发电,但是一般沼气发电系统不并网,仅仅给本地负荷供电,因此根据以往的电网构造要求,在孤岛供电时难以实现不同情况下的只能供电,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能源的浪费,同时难以应急突然断电现象,影响电网的正常供电。
因此,提供一种基于钒电池的智能微网控制系统,以期能够通过在孤岛电网系统进行改进,在孤岛电网中添加智能微电网系统,微电网中包括微电源都采用电力电子变换器、汽轮机和负载相连接,使其控制灵活,微电网内部有整合微电源、两条馈线到同一母线上,根据用电负荷的不同需求情况,可完全孤岛运行的微网结构,每个微电源出口处都配有断路器和具备功率和电压调节的控制器,在能量管理系统和中心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对电源、负荷开关的控制和调整各自功率输出以调节馈线潮流,既能够有效的降低能源浪费,又能应付紧急供电情况,保持正常供电,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钒电池的智能微网控制系统,以期能够通过在孤岛电网系统进行改进,在孤岛电网中添加智能微电网系统,微电网中包括微电源都采用电力电子变换器、汽轮机和负载相连接,使其控制灵活,微电网内部有整合微电源、两条馈线到同一母线上,根据用电负荷的不同需求情况,可完全孤岛运行的微网结构,每个微电源出口处都配有断路器和具备功率和电压调节的控制器,在能量管理系统和中心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对电源、负荷开关的控制和调整各自功率输出以调节馈线潮流,既能够有效的降低能源浪费,又能应付紧急供电情况,保持正常供电。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钒电池的智能微网控制系统,包括中心控制单元和供电系统,所述的控制单元的信息接口分别与能量管理系统、供电系统和并网控制器连接组成电网智能分配供电的微网控制系统。
优选地,所述的供电系统包括沼气发电、光伏发电和钒电池储能系统,沼气发电、光伏发电和钒电池储能系统的连接口分别通过AC/AC、DC/DC和PCS与电网输送线连接,AC/AC、DC/DC和PCS的信息口均与中心控制单元的信息口连接,电网输送线分别与重要负荷和可切负荷连接,可切负荷与电网输送线之间设有负荷控制器,负荷控制器的信息口与中心控制单元的信息口连接,通过使用信息口与中心控制单元连接,能够有效的将每个具体模块上的实时情况及时的反馈到中心控制单元上,以提高反馈和智能控制的效率。
优选地,所述的电网输送线通过变压器与10kV电压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鑫;余玲,未经李鑫;余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103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