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婴幼儿护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02612.6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0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家宏;居易;赵梓安;郑裕潭;王石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23/02 | 分类号: | A61H23/02;A61M21/02;A61G7/00;A61G7/05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徐红银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靠背 推杆 机械手机构 脚板 靠脚 外框 拍打 婴幼儿护理装置 床架 本实用新型 机械手 婴幼儿 操作过程 护理环境 靠背内芯 控制方式 位置转变 专业技巧 外框板 胃部 喉部 呛奶 进食 升降 窒息 发育 填补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幼儿护理装置,包括床架、机械手机构、推杆、靠背和靠脚机构,所述靠背与靠脚机构与床架相连接,所述靠脚机构中设有靠脚板,所述靠背设有靠背外框机构和位于靠背外框机构内的靠背内芯机构;所述推杆包括机械手推杆、靠脚板推杆和靠背外框板推杆,分别实现机械手机构、靠脚板机构、靠背外框机构的升降;所述机械手机构用于直接控制拍打,并通过机械手推杆实现拍打位置转变及拍打动作。本实用新型操作过程简单、方便,用户无需专业技巧,有效避免了由于婴幼儿喉部与胃部发育不完全进食后引起呛奶、窒息等问题,其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缺失,通过对结构、连接、控制方式等方面的创新营造婴幼儿更安全、舒适的护理环境与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生儿的护理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集婴儿拍打与哄睡功能于一体的婴幼儿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女性地位逐渐提升的同时,家庭经济压力有所提高,从而导致了双职工家庭数量日益增多。然而对于刚生出新生儿的年轻夫妇,在两个人工作的同时照顾婴儿成为了重要的问题。
在新生儿时期,婴儿的身体各部分有待进一步发育,其中消化系统的喉部与胃部发育尚未完成。新生儿进食液体时,若空气随液体进入新生儿胃部,胃部温度较环境温度较高,空气受热膨胀,从而导致造成胃部压力上升;同时在消化的过程中,也有可能产生一定气体,增加胃部压力。此两种情况下,新生儿为降低胃内压力,通过喉部排出气体,液体极易在此过程中被带出,产生胃内容物返流现象。如果返流处理不当,胃内容物流入气管,严重者可能引起新生儿窒息身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方便地操作与控制,并且在拍奶嗝时婴儿的固定基本不依赖于外界的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安全可靠的护理装置。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解放新生儿的父母,并能有效防止因父母婴幼儿护理知识缺失而导致的意外发生。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婴儿护理装置,包括:床架、机械手机构、推杆、靠背和靠脚机构,其中:
所述靠背与靠脚机构均以合叶与床架相连接,所述靠脚机构中设有靠脚板,所述靠背和靠脚机构用于实现坐姿与躺姿的转换,所述靠背设有靠背外框机构和位于靠背外框机构内的镂空可拍打的靠背内芯机构;所述靠背外框机构中设有靠背外框板;
所述推杆包括机械手推杆、靠脚板推杆和靠背外框板推杆,分别通过连接件与床架的底部连接,机械手推杆与机械手机构中机械手连接,靠脚板推杆与靠脚机构中靠脚板连接,靠背外框板推杆与靠背外框机构连接;所述机械手推杆、靠脚板推杆和靠背外框板推杆用于分别实现机械手机构、靠脚板机构、靠背外框机构的升降;
所述机械手机构用于直接控制拍打,并通过机械手推杆实现拍打位置转变及拍打动作。
优选的,所述床架底部设置有床架连接件,所述机械手推杆、靠脚板推杆和靠背外框板推杆均通过床架连接件与床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靠背外框机构,包括:靠背外框板、安全带筒、靠背推杆连接件、靠背外框板合叶和靠背外框板软垫,所述靠背外框板通过靠背外框板合叶与床架链接;其中:
靠背外框板的一侧设有凹槽,四个安全带筒分别固定于靠背外框板一侧匹配的凹槽中,从而实现四个安全带筒固定于靠背外框板的四角匹配位置;靠背外框板上设有定位孔,两个靠背推杆连接件固定于靠背外框板上的匹配定位孔位置;靠背外框板的一端设有凹槽,靠背外框板合叶固定于靠背外框板一端匹配的凹槽中并固定;靠背外框板软垫胶合于靠背外框板一侧。
更优选的,所述安全带筒与所述靠背推杆连接件位于所述靠背外框板的同侧。
更优选的,所述靠背外框板合叶与安全带筒位于所述靠背外框板的异侧。
更优选的,所述靠背外框板软垫胶合于所述靠背外框板固定有靠背外框板合叶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26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可更换水囊结构的冲击波治疗仪
- 下一篇:深层肌肉刺激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