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测试的压力试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02203.6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88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刚;鲍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华欣建材测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垫 下垫 抗拉强度测试 压力试验机 安装槽 弧形部 劈裂 混凝土 调节丝杠 压紧板 测试 凸块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支撑板中心 下限位槽 精准度 支撑板 校准 机箱 嵌设 上垫 对称 暴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测试的压力试验机,解决了下弧形垫和下垫条的几何中心校准时不精准,使测试出现偏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用于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测试的压力试验机,包括机箱、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调节丝杠、连接在调节丝杠下方的压紧板、位于压紧板下方的支撑板以及测试用的上弧形垫、下弧形垫、上垫条和下垫条,支撑板中心位置开设有供下弧形垫嵌设的安装槽,下弧形垫包括有嵌设在安装槽内的安装部以及暴露在安装槽外供下垫条放置的弧形部,弧形部两侧均设置有以弧形部中心位置对称的两下凸块,两下凸块之间形成有供下垫条放置的下限位槽,能够方便下弧形垫以及下垫条的校准,从而提高测试精准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性能测试仪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测试的压力试验机。
背景技术
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在现阶段以及未来很长的时间内,其经济性以及应用性都是其他很多材料不可比拟的。但是,目前有很多生产商在生产混凝土时常常以次充好,所以对于混凝土性能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对于混凝土的抗开裂性有着重要意义,而对于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测试通常选用压力试验机进行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的测试,其原理是在混凝土试件上下支承面与压力机压板之间加一条垫条,使试件上下形成对应的条形加载,造成试件沿立方体中心或圆柱体直径切面的劈裂破坏,将劈裂时的力值进行换算即可得到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
其测试步骤具体为:
1.将混凝土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擦拭干净并测量尺寸,在混凝土试件中部划出劈裂面位置线。
2.往压力试验机放置下弧形垫和下垫条,几何对中,再将混凝土试件放置在下垫条上,几何对中后,再在混凝土试件上放置上垫条和上弧形垫。
3.连续均匀地加荷,当上压板与上弧形垫接近时,调整上弧形垫与上垫条,使之对准混凝土试件几何中心,随后继续加荷。
4.当混凝土试件接近破坏时,停止调整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荷载,换算即可得到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
由于测试工人在测量时习惯性从压力试验机的前方将混凝土试件放入在下垫条上,而下弧形垫和下垫条在放置时仅通过人手调整其几何中心,而人眼观察并不精准,常常导致下弧形垫和下垫条的竖直方向的中心并不对准,导致测试的结果出现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测试的压力试验机,能够方便下弧形垫以及下垫条的校准,从而提高测试精准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测试的压力试验机,包括机箱、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调节丝杠、连接在调节丝杠下方的压紧板、位于压紧板下方的支撑板以及测试用的上弧形垫、下弧形垫、上垫条和下垫条,所述支撑板中心位置开设有供下弧形垫嵌设的安装槽,所述下弧形垫包括有嵌设在安装槽内的安装部以及暴露在安装槽外供下垫条放置的弧形部,所述弧形部两侧均设置有以弧形部中心位置对称的两下凸块,两所述下凸块之间形成有供下垫条放置的下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支撑板中心位置开设安装槽,下弧形垫的安装部直接嵌入安装槽内部,弧形部暴露在外,下垫条放置在弧形部上的下限位槽内,使安装槽限制了下弧形垫的水平滑移,下限位槽限制了下垫条沿下弧形垫的周向滑移,使定位更加精准,从而提高了测量的精准度。
作为优选,两所述下凸块的水平高度高于下垫条的水平高度,两所述下凸块之间形成有供混凝土试件放置的空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试件放置在两侧的下凸块之间的空腔内,无需进行轴向方向的校准,避免人眼观察的误差,从而提高了测量的精准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华欣建材测试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华欣建材测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22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