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塑剂酯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7807.6 | 申请日: | 2017-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0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秦国栋;刘修华;李义田;高伟;张玉菡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元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4/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程静静 |
地址: | 262404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釜 搅拌叶片 搅拌轴 罐体 分离器 叶片构件 增塑剂酯 冷凝器 储罐 醇水 流出 本实用新型 反应转化率 冷却反应釜 电机安装 反应效率 酯化反应 醇蒸汽 固定孔 搅拌件 控制阀 返流 粘结 回收率 电机 消耗 能源 | ||
1.一种增塑剂酯化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连接有原料醇储罐和冷凝器,冷凝器连接有醇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包括罐体(5),罐体(5)内设有搅拌轴(6)和搅拌叶片(7),搅拌轴(6)连接有电机(8),电机(8)安装在罐体(5)的顶端,搅拌叶片(7)安装在搅拌轴(6)的下部,搅拌叶片(7)包括第一构件(71)、第二叶片构件(72)和第三叶片构件(73),第一构件(71)围绕成有固定孔(74),第二叶片构件(72)的一端均匀固定在第一构件(71)上,第二叶片构件(72)的一端通过第三叶片构件(73)连接,第三叶片构件(73)朝向第一构件(71)的一侧凹陷,第三叶片构件(73)与第一构件(71)之间是中空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塑剂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件(71)为圆环状,第一构件(71)的厚度为6mm-1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塑剂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叶片构件(72)为圆柱形的叶片,第二叶片构件(72)的直径为15mm-30mm,第二叶片构件(72)的数量为4-8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塑剂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叶片构件(73)为圆弧状的叶片,第三叶片构件(73)的弧度为60°-90°,第三叶片构件(73)的厚度为8mm-1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塑剂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6)穿过固定孔(74),第一构件(71)固定在搅拌轴(6)上,启动电机(8),搅拌轴(6)带动第二叶片构件(72)和第三叶片构件(73)进行搅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塑剂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包括进液管(1)和冷凝管(2),冷凝管(2)的管头伸入到进液管(1)中,进液管(1)和冷凝管(2)之间设有密封件(4),密封件(4)对进液管(1)和冷凝管(2)进行密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增塑剂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1)和冷凝管(2)通过有连接构件(3)进行连接,连接构件(3)包括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第一连接件(31)包括弧形板(311),弧形板(311)的两侧各设有一直板(312),直板(312)上设有若干固定孔,弧形板(311)相对于两侧直板(312)向上拱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增塑剂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结构相同,第一连接件(31)的弧形板、第二连接件(32)的弧形板共同作用包在进液管(1)和冷凝管(2)的外管壁上,螺栓通过第一连接件(31)的直板和第二连接件(32)的直板上固定孔将两块弧形板锁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增塑剂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1)、冷凝管(2)与第一连接件(31)的弧形板和第二连接件(32)的弧形板之间填充有橡胶材料(33)。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增塑剂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2)为螺旋形,冷凝管(2)中均匀设有若干隔板(41),隔板(41)卡合在冷凝管(2)的内管壁中,隔板(41)的直径与冷凝管(2)的内管径相同,隔板(41)上均匀设有若干通孔(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元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元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780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