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黑河道净化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2404.2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5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欢;刘海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聚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谭建成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净化装置 一体化净化装置 曝气装置 浮力 净化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 湿地 河道 布水系统 河道环境 河道污水 水流方向 有效治理 净化 出水管 进水管 水回流 河面 河岸 漂浮 美化 生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黑河道净化处理系统,包括曝气装置、一体化净化装置、生态净化装置以及浮力湿地,所述曝气装置设置于黑河道内,所述一体化净化装置以及生态净化装置均设置有河岸上,所述浮力湿地漂浮于黑河道河面上,所述曝气装置、一体化净化装置、生态净化装置以及浮力湿地依次沿水流方向设置,所述一体化净化装置包括一连通至河道内的进水管以及一连接至生态净化装置的出水管,所述生态净化装置通过布水系统将净化后的水回流至河道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种净化对臭河道污水进行有效治理,同时不影响周围生态,且可以美化河道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河道净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水环境面临着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等多方面压力。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破坏促使洪涝灾害频发。据199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目前我国七大水系、主要湖泊、近岸海域及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流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是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等;湖泊以富营养化为特征,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和高猛酸盐指数等;近岸海域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重金属。这些因素构成了水环境问题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等特征。
由于城市和工业废污水处理率较低和长期不达标的排放,加上农业面源污染,南方大部分河流、湖泊、水塘、中小水库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如滇池、太湖和巢湖都处于比较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洞庭湖周遍还有大量造纸等污染企业日夜不停地向湖区排放废污水。特别是大中城市附近的湖泊,大多数处于富营养化或严重污染状态。主要河流水质虽然总体上可以,但城市内流河、城市内湖泊及岸边水域水质状态并不好。例如武汉市,虽然有1/4面积是水域,有166个湖泊,其中主城区就有38个湖泊,但绝大部分湖泊水体是Ⅳ或Ⅴ类,主城区水源地基本上靠长江和汉水两条大河,湖泊水仅可作为灌溉或景观功能,其他功能基本丧失。南方其他城市情况也相差不大,广州、东莞等地区主要靠珠江水,长三角地区主要靠太湖和长江,这两个经济发达地区当地水原大部分已经被污染,主要水源都靠外来的客水,一旦客水出现问题,就会出现两个三角洲地区用水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黑河道净化处理系统,其通过多种净化对臭河道污水进行有效治理,同时不影响周围生态,且可以美化河道环境。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黑河道净化处理系统,包括曝气装置、一体化净化装置、生态净化装置以及浮力湿地,所述曝气装置设置于黑河道内,所述一体化净化装置以及生态净化装置均设置有河岸上,所述浮力湿地漂浮于黑河道河面上,所述曝气装置、一体化净化装置、生态净化装置以及浮力湿地依次沿水流方向设置,所述一体化净化装置包括一连通至河道内的进水管以及一连接至生态净化装置的出水管,所述生态净化装置通过布水系统将净化后的水回流至河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装置采用纳米浮床曝气,其主要包括微型曝气机、曝气膜管以及太阳能微动力供电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装置设置有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一体化净化装置包括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清水池以及设备间,所述调节池内包括一用于将河道内的污水抽吸至调节池内的提升泵,所述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以及清水池依次进行水循环连通,所述设备间内设置有用于为好氧池内曝气管提供气源的曝气风机,所述清水池通过自流管连接生态净化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生态净化装置预埋于河岸地面以下,其包括位于上层的表层植被土、中层砾石以及底层细沙,生态净化装置包括一位于上部的进水口以及一位于下部的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连接一体化净化装置,所述出水口设置有连通河道的布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浮力湿地为悬浮于水平种植的水生植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聚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聚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24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纤类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微生物处理生态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