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支撑架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88026.0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9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倪志军;于开红;袁淑清;倪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溢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重庆三峡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5/04 | 分类号: | G09B25/0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姚坤 |
地址: | 重庆市南岸区涂山镇***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檩条 瓦组件 支撑骨架 瓦片 本实用新型 古建筑 历史文化 展示模型 支撑架构 卡口 受众 古建筑梁 上下错开 榫卯连接 旅游 铺装 直观 铺设 演示 制作 学习 | ||
1.一种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支撑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骨架和瓦片组(a),所述支撑骨架上铺设有所述瓦片组(a);
所述支撑骨架包括水平上下错开设置的上檩条(4)和下檩条(5),所述上檩条(4)和下檩条(5)之间连接有椽条(6),所述上檩条(4)和下檩条(5)上设有一一对应的椽条卡口(b),所述椽条(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椽条卡口(b)榫卯连接;
所述瓦片组(a)包括带状合瓦组件(a1)和带状仰瓦组件(a2),相邻所述椽条(6)之间沿长度方向设有所述带状仰瓦组件(a2),相邻所述带状仰瓦组件(a2)之间扣合有所述带状合瓦组件(a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支撑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状仰瓦组件(a2)包括仰瓦(1)和第一软质连接条带(3),相邻所述椽条(6)之间沿长度方向铺设有多块所述仰瓦(1),多块所述仰瓦(1)首尾依次叠合,所有所述仰瓦(1)连接有同一根所述第一软质连接条带(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支撑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状合瓦组件(a1)包括合瓦(1’)和第二软质连接条带(3’),相邻所述带状仰瓦组件(a2)的仰瓦(1)上跨扣有多块所述合瓦(1’),多块所述合瓦(1’)首尾依次叠合,所有所述合瓦(1’)连接有同一根所述第二软质连接条带(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支撑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仰瓦(1)和所述合瓦(1’)分别通过扣合组件安装在对应的所述第一软质连接条带(3)或第二软质连接条带(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支撑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组件包括条带连接件(2)和固定件(c);
所述条带连接件(2)包括连接块(22),所述连接块(22)固定安装在所述仰瓦(1)的凸面上或所述合瓦(1’)的凹面上,所述连接块(22)上设有条带连接孔(21);
所述固定件(c)包括固定块(c1),该固定块(c1)上设有铆钉(c2);所述第一软质连接条带(3)的下方对应每块所述仰瓦(1)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固定块(c1),所述仰瓦(1)上的连接块(22)穿设在所述第一软质连接条带(3)上,对应的所述固定块(c1)的铆钉(c2)插设在所述仰瓦(1)上的条带连接孔(21)内;
所述第二软质连接条带(3’)的下方对应每块所述合瓦(1’)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固定块(c1),所述合瓦(1’)上的连接块(22)穿设在所述第二软质连接条带(3’)上,对应的所述固定块(c1)的铆钉(c2)插设在所述合瓦(1’)上的条带连接孔(2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支撑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c2)的插入部上设有防脱筒体(c3),该防脱筒体(c3)轴向嵌套在对应的所述条带连接孔(21)内,所述防脱筒体(c3)的一端与铆钉(c2)连接,所述防脱筒体(c3)的另一端的筒壁上轴向设有多个挤压槽(c4),所述防脱筒体(c3)远离所述铆钉(c2)一端的外壁径向设有一体成型的防滑卡子(c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支撑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椽条卡口(b)为所述上檩条(4)和下檩条(5)内凹形成的卡槽,所述下檩条(5)连接有第一竖向支撑框(7),所述上檩条(4)连接有第二竖向支撑框(8),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框(7)和第二竖向支撑框(8)对立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支撑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框(7)和第二竖向支撑框(8)之间连接有固定横杆(9),所述固定横杆(9)固定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框(7)和第二竖向支撑框(8)的底部;
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框(7)和第二竖向支撑框(8)之间连接有加强横杆(10),所述加强横杆(10)固定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框(7)和第二竖向支撑框(8)的中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历史文化旅游古建筑展示模型支撑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框(7)包括两根竖直对立设置的第一竖向支撑柱(d1),两根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柱(d1)的下部经第一水平支撑杆(d2)连接,两根第一竖向支撑柱(d1)的上部连接有所述下檩条(5);
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框(8)包括两根竖直对立设置的第二竖向支撑柱(e1),两根第二竖向支撑柱(e1)的下部经第二水平支撑杆(e2)连接,两根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柱(e1)的上部连接有所述上檩条(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溢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重庆三峡学院,未经重庆溢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重庆三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80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轮箱用单轨锥齿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教学演示功能的建筑物隔震模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