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盘分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87625.0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2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古元虎;李涛;聂欣然;彭启全;孙晓鹏;轩思春;杨宇飞;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铁泰格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23P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盘 连接支架 分解装置 固定块 分解 活塞杆末端 固定槽 活塞杆 连接件 卡爪 气缸 本实用新型 输出轴分离 机架顶端 两侧设置 零件损伤 气缸末端 斗笠状 穿过 损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盘分解装置,包括机架、气缸和分解装置,所述机架顶端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末端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穿过机架,所述活塞杆末端安装在固定槽内,所述固定槽设置在固定块中心位置,所述固定块两侧末端均连接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与固定块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活塞杆末端,所述连接支架呈斗笠状,所述连接支架末端对应设置有轮盘,所述连接支架两侧设置有卡爪,所述卡爪对应轮盘设置。该实用新型具备能够方便快速的对轮盘进行分解,且分解工序简单,极大地提高了轮盘的分解效率,不会造成零件损伤,解决了传统轮盘分解装置分解过程中容易造成轮盘和输出轴分离困难,损害零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盘类零件分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轮盘分解装置。
背景技术
盘类零件是一种经常使用的结构,可以用于连接轴。不同的工作环境下需要设计不同结构的盘类零件。新型发动机高压涡轮前封严盘采用了先进的的设计理念,将传统的前封严盘和前挡板用一体化符合结构的涡轮前封严盘代替,且动力涡轮盘凸缘卡在动力涡轮输出轴的凹槽内进行过渡配合,由于发动机组需要定期进行拆装维护,而动力涡轮输出轴的拆装,主要依靠普通铜棒敲击,但是利用铜棒进行敲击分离容易造成受力不均匀,导致动力涡轮盘与动力涡轮输出轴分离困难,造成涡轮盘无法拆卸,同时通过对动力涡轮盘和动力涡轮输出轴进行反复的敲击容易给零件造成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轮盘分解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轮盘分解装置,包括机架、气缸和分解装置,所述机架顶端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末端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穿过机架,所述活塞杆末端安装在固定槽内,所述固定槽设置在固定块中心位置,所述固定块两侧末端均连接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与固定块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活塞杆末端,所述连接支架呈斗笠状,所述连接支架末端对应设置有轮盘,所述连接支架两侧设置有卡爪,所述卡爪对应轮盘设置。
优选的,所述轮盘放置在机架底部,所述轮盘对应分解装置放置,所述轮盘固定放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内外均设置有螺纹的短管。
优选的,所述卡爪内侧设置有缓冲垫圈。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分解装置,用于对轮盘的分解,同时设置气缸代替人工节省劳动力,且轮盘受力均匀,缓冲垫圈的使用防止分解过程中,分解装置对轮盘的损伤,该实用新型具备能够方便快速的对轮盘进行分解,且分解工序简单,极大地提高了轮盘的分解效率,不会造成零件损伤,解决了传统轮盘分解装置分解过程中容易造成轮盘和输出轴分离困难,损害零件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气缸,21-活塞杆,22-固定槽,23-连接件,24-固定块,3-分解装置,31-连接支架,32-卡爪,33-缓冲垫圈,4-轮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铁泰格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铁泰格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76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伺服装框机用吸盘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防错取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