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实型的高效离子交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76233.4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6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芬;李杰;胡勤阳;王松林;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晶泉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22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水槽 集水槽 通孔 离子交换装置 密实 本实用新型 布水装置 集水装置 板边缘 出水口 进水口 布水 滤板 筒体 水处理技术领域 离子交换效果 集水导流槽 模块化设计 过液通道 再生成本 导流槽 上平面 树脂层 下平面 延伸 集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实型的高效离子交换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进水口、布水装置、树脂层、集水装置和出水口,所述布水装置包括位于上方的布水槽板和位于下方的布水滤板,所述布水槽板设有位于中心与进水口相连通的通孔Ⅰ,所述布水槽板的下平面上还设有自通孔Ⅰ向布水槽板边缘延伸的若干个布水导流槽,集水装置包括位于上方的集水滤板和位于下方的集水槽板,所述集水槽板设有位于中心与出水口相连通的通孔Ⅱ,所述集水槽板的上平面上还设有自通孔Ⅱ向集水槽板边缘延伸的若干个集水导流槽。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有结构紧凑、过液通道短、再生成本低、离子交换效果显著、可实现模块化设计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尤其是一种密实型的高效离子交换装置,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离子交换设备是一种传统的、工艺成熟的脱盐处理设备,在医药、化工、电子、涂装、饮料及中高压锅炉给水等诸多工业领域中已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它是目前用来制备超纯水、高纯水不可替代的手段之一。离子交换装置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在电解质溶液中进行的,可去除水中的各种阴、阳离子。当原水通过离子交换装置时,水中的阳离子和/或水中的阴离子与交换器中的氢根离子和/或氢氧根离子进行交换,从而达到脱盐的目的。
传统的离子交换装置通常柱高两米以上,其高度和直径比至少为5:1,该装置的过液通道较长;布水装置采用带通孔的布液管式,集水装置采用孔板水帽式,排水帽经常会发生脱落、损坏、破裂、堵塞等现象;另外,为防止排出的树脂填料损坏后续设备,通常还需要在离子交换装置后安装树脂捕捉器。总体来说,传统的离子交换装置具有结构复杂、过液通道厂、布水不均匀、使用寿命短、再生成本高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实型的高效离子交换装置,具有结构紧凑、过液通道短、再生成本低、离子交换效果显著、可实现模块化设计的特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密实型的高效离子交换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进水口、布水装置、树脂层、集水装置和出水口,所述布水装置和集水装置与筒体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布水装置包括固定连接的位于上方的布水槽板和位于下方的布水滤板,所述布水槽板设有位于中心与进水口相连通的通孔Ⅰ,所述布水槽板的下平面上还设有自通孔Ⅰ向布水槽板边缘延伸的若干个布水导流槽,所述布水导流槽是以通孔Ⅰ为中心均匀分布在布水槽板上的直线导流槽,所述布水导流槽与通孔Ⅰ相连通,所述集水装置包括固定连接的位于上方的集水滤板和位于下方的集水槽板,所述集水槽板设有位于中心与出水口相连通的通孔Ⅱ,所述集水槽板的上平面上还设有自通孔Ⅱ向集水槽板边缘延伸的若干个集水导流槽,所述集水导流槽是以通孔Ⅱ为中心均匀分布在集水槽板上的直线导流槽,所述集水导流槽与通孔Ⅱ相连通。
作为优选的,所述布水导流槽上连通有若干直线布水导流支槽,所述布水导流支槽向布水槽板边缘延伸,所述集水导流槽上还连通有若干直线集水导流支槽,所述集水导流支槽向集水槽板边缘延伸。
作为优选的,所述布水导流槽的槽深从通孔Ⅰ处向布水槽板边缘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布水导流支槽的槽深从与布水导流槽的连通处向布水槽板边缘方向逐渐减小。
作为优选的,所述集水导流槽的槽深从通孔Ⅱ处向集水槽板边缘方向逐渐减小,所述集水导流支槽的槽深从与集水导流槽的连通处向集水槽板边缘方向逐渐减小。
作为优选的,所述布水槽板外周设有法兰面,与位于筒体上端的法兰片通过螺栓Ⅰ固定连接,所述布水槽板的法兰面和筒体上的法兰片之间设有密封圈Ⅰ。
作为优选的,所述布水槽板与布水滤板通过螺栓Ⅱ固定连接,所述集水槽板与集水滤板通过螺栓Ⅲ固定连接,所述布水槽板和布水滤板之间设有密封圈Ⅱ,所述集水槽板和集水滤板之间设有密封圈Ⅲ。
作为优选的,所述布水滤板和集水滤板为多孔的烧结板。
作为优选的,所述筒体上设有树脂进料口和树脂出料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晶泉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晶泉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762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