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龙虾剥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74426.6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10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卓;陈家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家和 |
主分类号: | A47G21/00 | 分类号: | A47G2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硕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57 | 代理人: | 陈健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龙虾 切刀 套筒 剥壳器 插装 本实用新型 套筒径向 套筒轴 放入 弄脏 虾壳 虾肉 划破 腹部 取出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小龙虾剥壳器,包括套筒、第一切刀、第二切刀及第三切刀;所述第一、第二切刀间隔插装在所述套筒上,并且可沿所述套筒径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三切刀插装在所述套筒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切刀之间,所述第三切刀可沿所述套筒轴向往复移动。在吃食小龙虾时可借助上述小龙虾剥壳器,将小龙虾放入套筒中,将小龙虾固定压直,通过第一、第二切刀将小龙虾的头部及尾部切断,并且通过第三切刀将小龙虾的腹部划破,从而可方便地将虾肉从虾壳内取出,避免弄脏手,可以优雅地吃食小龙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桌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龙虾剥壳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其中,小龙虾通过不同方式烹饪后味道鲜美,深受大众喜爱。然而,由于小龙虾的虾壳比较硬,并且腹部的外皮韧性较好,虾壳不容易剥掉。一般食客都是徒手剥虾壳,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虾壳上的汤汁、油等会把手弄脏,整个吃食小龙虾的过程难免不太文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小龙虾剥壳器,以方便吃食小龙虾。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小龙虾剥壳器,包括套筒、第一切刀、第二切刀及第三切刀;所述第一、第二切刀间隔插装在所述套筒上,并且可沿所述套筒径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三切刀插装在所述套筒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切刀之间,所述第三切刀可沿所述套筒轴向往复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吃食小龙虾时可借助上述小龙虾剥壳器,将小龙虾放入套筒中,将小龙虾固定压直,通过第一、第二切刀将小龙虾的头部及尾部切断,并且通过第三切刀将小龙虾的腹部划破,从而可方便地将虾肉从虾壳内取出,避免弄脏手,可以优雅地吃食小龙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该小龙虾剥壳器包括套筒1、第一切刀2、第二切刀3及第三切刀4。第一、第二切刀2、3间隔插装在套筒1上,并且可沿套筒1径向往复移动。第三切刀4插装在套筒1上,并且位于第一、第二切刀2、3之间,第三切刀可沿套筒1轴向往复移动。
在吃食小龙虾时,将小龙虾放入套筒1中,将小龙虾固定压直,通过第一、第二切刀2、3将小龙虾的头部及尾部切断,并且通过第三切刀4将小龙虾的腹部划破,从而可方便地将虾肉从虾壳内取出,避免弄脏手,可以优雅地吃食小龙虾。
本实施例中,套筒1包括第一套筒11及第二套筒12,第一、第二套筒11、12相互可伸缩地套接在一起,其内部相连通。这样,通过调节第一、第二套筒11、12套接的长度,可适应不同大小的小龙虾。
具体地,第一、第二切刀2、3分别插装在第一、第二套筒11、12上。套筒1上开设有两个通孔13,两通孔13分别位于第一、第二套筒11、12上接近外端的位置处,第一、第二切刀2、3分别插装在两个通孔13中。第一、第切刀2、3顶端皆具有尺寸较大的头部(图中未标示),头部横向尺寸大于通孔13的横向宽度,从而可防止第一、第二切刀2、3从套筒1下方脱落。第一、第二切刀2、3上皆向外凸伸出挡块(图中未示出),挡块位于套筒1内,并且其凸伸的长度大于第一、第二切刀2、3侧壁与通孔13边缘之间的间距。第一、第二切刀2、3通过挡块阻挡在套筒1内壁的通孔13处,从而可防止第一、第二切刀2、3从套筒1上方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家和,未经陈家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744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