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协同脱除VOCs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73068.7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1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高继贤;王伟亚;张莉;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伊尔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32;B01D53/04;B01D5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杜蔚琼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治理 脱除 吸附 等离子工艺 有机废气 协同 洗涤 废气 本实用新型 工艺及装置 污染物治理 小分子气体 能源需求 气体物质 工艺流程 大风量 吸收剂 小分子 去除 浓缩 净化 排放 吸收 投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协同脱除VOCs的装置,用于处理有机废气,其特征在于:有机废气依次经洗涤工艺、等离子工艺和吸附工艺后被净化排放;其中,洗涤工艺,用于去除废气中可被吸收剂吸收的组分以及非气体物质;等离子工艺,用于将废气中的化合物小分子化;吸附工艺,用于吸附/浓缩小分子气体。该协同脱除VOCs的工艺及装置,适用于低浓度大风量含VOCs的废气治理,其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能源需求低,投资规模小,废气治理效率高,适合多种污染物治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资源与环境保护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去除净化系统,特别地,涉及一种协同脱除VOCs的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s)是指沸点在50℃和260℃之间,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20℃和1个大气压)饱和蒸气压超过133.32Pa的有机化合物,在空气中普遍存在且成分复杂,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近年来,VOCs污染带来的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国环境健康的问题,日益受到研究与关注。国家和各省市区地方相继出台了许多关于VOCs污染治理的政策和法规,为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了政策基础。国务院办公厅在2010年5月首次正式地从国家层面上提出了加强VOCs污染防治工作的要求,将VOCs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细颗粒物一并列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优先控制重点污染物。2012年底,我国首部综合性大气污染防治规划《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出台,要求提高VOCs排放类项目建设要求,开展重点行业治理,完善VOCs污染防治体系。与VOCs排放有关的国家标准已由2008年的7项发展到32项,关乎各个行业的大气污染排放标准。近几年,各省市区根据各地产业结构和减排方向,也明显加大了与VOCs排放相关的地方排放标准的制定工作,被视为各地推动VOCs减排的主要依据。其中北京市已经发布了12项、上海市8项、广东省5项、重庆市4项与VOCs有关的排放标准,天津市、河北省、浙江省、江苏省也颁布了相关标准。
目前,VOCs的净化技术有吸附技术、洗涤技术、冷凝技术、膜分离技术、燃烧技术、光化学技术、等离子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各种治理技术适应于不同的VOCs污染情况,冷凝、膜分离和燃烧技术适用于高浓度VOCs污染,对低浓度大风量污染的治理效果十分微弱,且投资大、周期长且运行费用高,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对于低浓度VOCs的污染,更适合使用洗涤、等离子体和吸附等治理技术。但是,单独使用洗涤或等离子体技术治理VOCs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再次产生VOCs或反应副产物,而吸附技术则不适用于含水或含颗粒物的废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缺陷,解决低浓度大风量的VOCs污染治理过程中涉及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协同脱除VOCs的工艺及装置,将洗涤、等离子体和吸附技术串联运行,协同运作达到减少VOCs污染,将其转化为无害气体,获得洁净空气的同时,还能适用于各类污染废气的处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协同脱除VOCs的方法,用于处理有机废气,其特征在于:有机废气依次经洗涤工艺、等离子工艺和吸附工艺后被净化排放;
其中,上述洗涤工艺,用于去除废气中可被吸收剂吸收的组分以及非气体物质;
上述等离子工艺,用于将废气中的化合物小分子化;
上述吸附工艺,用于吸附/浓缩小分子气体。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应用上述方法的配套装置,该协同脱除VOCs的装置,用于处理有机废气,其特征在于:包括洗涤单元、等离子体单元和吸附单元;
上述洗涤单元包括洗涤装置,上述洗涤装置内设有吸收剂;该吸收剂可以为水相吸附剂,也可以为油相吸附剂。依据废气主要成分,对于易溶于水的VOCs一般采用水做吸收剂,对于不溶于水的有机废气一般选用柴油、煤油等作为吸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伊尔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伊尔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730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硫磺回收装置用酸性水罐除臭系统
- 下一篇:一种锅炉尾气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