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心电导联线保护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72959.0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93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蕾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蕾芳 |
主分类号: | A61B5/0428 | 分类号: | A61B5/04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6012 山西省长治市城区***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闭合卡扣 管体 心电导联线 一次性 游离端 头端 本实用新型 管体连接 患者皮肤 交叉感染 轴向延伸 管体沿 可调整 可滑动 凹齿 齐平 体端 凸齿 粘胶 粘贴 游离 节约 | ||
一次性心电导联线保护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沿轴向延伸长度方向设有闭合卡扣,所述管体上设有可滑动粘贴,可调整到恰当位置将管体固定在患者皮肤上,所述闭合卡扣一侧与所述管体连接,另一侧游离设置,所述闭合卡扣的游离端上设有凸齿,与游离端对应的管体上设有凹齿,所述闭合卡扣的长度大于保护管管体长度,一端与保护管管体齐平,另一端超出保护管管体,所述闭合卡扣超出保护管管体端头端呈椭圆形,头端底部设有粘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避免交叉感染,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监测患者心电图时使用的心电导联线保护管。
背景技术
临床现有心电图监测时经常存在以下问题:
1.心电导联线在多个患者间使用,即使消毒,仍有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
2.连接在患者身上的多根分散的导联线凌乱不堪,妨碍了病人的活动,不利于医务人员的正常检查,且容易被牵拉导致电极片脱落;
3.由于消毒剂、汗液的腐蚀及心电导联线与衣物、皮肤的摩擦易导致皮肤破损,内线裸露,存在安全隐患;
4.频繁更换心电导联线增加了医疗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的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一次性心电导联线保护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
一次性心电导联线保护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沿轴向延伸长度方向设有闭合卡扣,所述管体上设有可滑动粘贴,可调整到恰当位置将管体固定在患者皮肤上。
上述一次性心电导联线保护管,所述闭合卡扣一侧与所述管体连接,另一侧游离设置。
上述一次性心电导联线保护管,所述闭合卡扣的游离端上设有凸齿,与游离端对应的管体上设有凹齿。
上述一次性心电导联线保护管,所述闭合卡扣的长度大于保护管管体长度,一端与保护管管体齐平,另一端超出保护管管体。
上述一次性心电导联线保护管,所述闭合卡扣超出保护管管体端头端呈椭圆形,头端底部设有粘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避免交叉感染,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卡扣与管体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卡扣开放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次性心电导联线保护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沿轴向延伸长度方向设有闭合卡扣2,所述管体上设有可滑动粘贴3,可调整到恰当位置将管体1固定在患者皮肤上,所述闭合卡扣2一侧与所述管体1连接,另一侧游离设置,所述闭合卡扣2的游离端上设有凸齿4,与游离端对应的管体1上设有凹齿5,所述闭合卡扣2的长度大于保护管管体1长度,一端与保护管管体1齐平,另一端超出保护管管体1,所述闭合卡扣2超出保护管管体1端头端6呈椭圆形,头端6底部设有粘胶7。
临床具体操作时,根据导联线数量准备相应数量的保护管,然后打开闭合卡扣2,将心电导联线分别压入保护管管体1内,扣合闭合卡扣2,然后连接电极片,贴于患者相应部位,根据电极片的位置,可将保护管管体1彼此分开一段距离,再分别调整保护管管体1上的可滑动粘贴3贴于患者皮肤上进行加强固定,最后将闭合卡扣2超出保护管管体1头端6的延伸部分贴于分线盒上,停止使用时,将保护管管体1头端6的延伸部分从分线盒上撕开,向上提拉打开闭合卡扣2,轻轻拉出心电导联线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蕾芳,未经李蕾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729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电图胸部吸球辅助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充气式多电极脑电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