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燃料蓄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62836.9 | 申请日: | 2017-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8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 发明(设计)人: | 杨靖;樊旺青;魏佳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7/32 | 分类号: | H02J7/32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韩玙 |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储料罐 蓄电池 阴极 阳极 导电线 微生物 碳毡电极 蓄电装置 电极 储料 培养液 本实用新型 产电微生物 燃料 多组电极 负极连接 正极连接 导电板 蓄电器 养料 产电 富集 电量 充电 储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生物燃料蓄电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包括多组电极储料罐和多个蓄电池,每组电极储料罐包括一个阴极储料罐和一个阳极储料罐,阴极储料罐和阳极储料罐内均含有碳毡电极和培养液,碳毡电极上均富集有产电微生物,阴极储料罐通过第一导电线与蓄电池的正极连接,阳极储料罐通过第二导电线与蓄电池的负极连接,蓄电池通过第三导电线连接有第二导电板;该电极储料罐内的微生物在养料充足时能够自发产电,产生的电量直接储备在蓄电池内,可随时随地的对蓄电器进行充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燃料蓄电装置。
背景技术
蓄电器是目前携带最为方便的充电式储电设备之一,一般作为备用电池来使用,如充电宝等,已成为长时间外出携带的必须品。现有蓄电器中的电量都是由外界产电设备充电而产生的,当蓄电器内的电量耗尽时,必须在有电的情况下充加电量后才能使用,否则将无法继续使用,同时,蓄电器内的电量存储是有限的,并且会在短时间内耗尽,当在户外或者停电等状态时,无法对蓄电器进行充电,这样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物燃料蓄电装置,解决了现有蓄电器在电量耗尽时且无外界电源时不能自行充电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生物燃料蓄电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包括多组电极储料罐和多个蓄电池,每组电极储料罐包括一个阴极储料罐和一个阳极储料罐,阴极储料罐和阳极储料罐内均含有碳毡电极和培养液,碳毡电极上均富集有产电微生物,阴极储料罐通过第一导电线与蓄电池的正极连接,阳极储料罐通过第二导电线与蓄电池的负极连接,蓄电池通过第三导电线连接有导电板,导电板上通过导线还连接有照明灯。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导电板上还设置有输电口、指示灯和开关。
指示灯至少设置有三个。
外壳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壳盖,外壳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壳盖。
阳极储料罐和阴极储料罐上均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上均配合设置有口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微生物燃料蓄电装置,储料罐内的微生物在养料充足时能够自发产电,产生的电量直接储备在电池内,解决了现有储电器在户外或停电等情况下,在电量耗尽时无法进行充电的问题;并且该蓄电装置还可用作手电筒进行照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燃料蓄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燃料蓄电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第一壳盖,3.第二壳盖,4.电极储料罐,5.开关,6.第三导电线,7.碳毡电极,8.产电微生物,9.蓄电池,10.第一导电线,11.第二导电线,12.导电板,13.输电口,14.指示灯,15.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628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