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艾灸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49800.7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0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汉军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8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调控 外柱筒 内柱筒 通孔 艾灸盒 抵接 柱筒 顶盖 防滑槽 侧壁 艾柱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 顶盖螺纹 间隔设置 可转动 体积小 盖体 环套 滤网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艾灸盒,其包括:顶盖、与顶盖螺纹连接的柱筒及套设在柱筒上的温度调控环,顶盖包括盖体及设置在盖体内的艾柱固定器,柱筒包括内柱筒及套设在内柱筒上的外柱筒,内柱筒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内柱筒通孔,内柱筒的底部上设有若干层滤网,外柱筒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外柱筒通孔,外柱筒通孔与内柱筒通孔对应且大小相同,外柱筒上设有一抵接台,温度调控环套设在外柱筒上且与抵接台抵接,温度调控环相对外柱筒可转动,温度调控环上设有若干温度调控孔及防滑槽,温度调控孔与防滑槽间隔设置,温度调控孔与外柱筒通孔对应。该艾灸盒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简便,温度调控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灸护理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艾灸盒。
背景技术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目前,传统的艾灸盒,体积普遍较大,并且在调节燃烧时,温度的控制不易,往往需要多次的调节才能够达到所需温度,这样就难以达到使用效果,导致艾灸效果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提供一种艾灸盒,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艾灸盒,包括一顶盖、与所述顶盖螺纹连接的柱筒及套设在所述柱筒上的温度调控环,所述顶盖包括一盖体及设置在盖体内的艾柱固定器,所述柱筒包括一内柱筒及一套设在所述内柱筒上的外柱筒,所述内柱筒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内柱筒通孔,所述内柱筒的底部上设有若干层滤网,所述外柱筒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外柱筒通孔,所述外柱筒通孔与所述内柱筒通孔一一对应且大小相同,所述外柱筒上设有一抵接台,所述抵接台位于所述外柱筒通孔下方,所述温度调控环套设在所述外柱筒上且与所述抵接台抵接,所述温度调控环相对所述外柱筒可转动,所述温度调控环上设有若干温度调控孔及防滑槽,所述温度调控孔与所述防滑槽间隔设置,所述温度调控孔与所述外柱筒通孔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该艾灸盒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简便,温度调控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艾灸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中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中外柱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1中内柱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1中温度调控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图1中艾柱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盖,11—盖体,111—卡合圈,112—顶盖内螺纹,12—艾柱固定器,121—卡环片,122—固定针,2—柱筒,21—内柱筒,211—内柱筒通孔,212—滤网,22—外柱筒,221—外柱筒通孔,222—抵接台,223—外柱筒外螺纹,3—温度调控环,31—温度调控孔,32—防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艾灸盒: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艾灸盒,其包括一顶盖1、一柱筒2及温度调控环3。所述温度调控环3套设在所述柱筒2上,且相对柱筒2可转动;所述顶盖1与所述柱筒2之间螺纹连接。
如图1、图2及图6所示,所述顶盖1包括一盖体11及设置在盖体11内的艾柱固定器12。
所述盖体11内侧壁上设有一卡合圈111及顶盖内螺纹112。所述盖体11的顶面为网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汉军,未经陈汉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498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