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菇用梯凳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46495.6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5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蔡青春;吴生明;单世华;李闯;王旭栋;杨士锋;肖加利;潘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12/00 | 分类号: | A47C12/00;A01G18/7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张福敏 |
地址: | 223700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众兴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腿 本实用新型 杏鲍菇 支撑板 采菇 梯凳 采摘 大区域 连接梁 移动梯 组连接 从梯 滚轮 两排 养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杏鲍菇采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采菇用梯凳,包括第一支撑腿组,在所述第一支撑腿组的右侧设有第二支撑腿组,在所述第一支撑腿组与第二支撑腿组的上方设有第一支撑板,在所述第一支撑腿组与第二支撑腿组的下方设有连接梁,在所述第一支撑腿组与第二支撑腿下侧末端皆连接有第一滚轮,在所述第二支撑腿组的右侧设有第三支撑腿组,所述第三支撑腿组通过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腿组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人员不需从梯凳下来,即可在两排养菌架之间移动梯凳,从而采摘更大区域的杏鲍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杏鲍菇采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采菇用梯凳。
背景技术
工厂化生产杏鲍菇过程中,杏鲍菇长在养菌架上,而养菌架高达5米,处于养菌架上端的杏鲍菇采摘过程特别繁琐,借助于梯子,但是站在梯子上,只能采摘局部范围,难以在操作人员不离开梯子的情况下控制梯子移动,从而采摘更大的区域。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菇用梯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操作人员不需从梯凳下来,即可在两排养菌架之间移动梯凳,从而采摘更大区域的难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菇用梯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腿组,在所述第一支撑腿组的右侧设有第二支撑腿组,在所述第一支撑腿组与第二支撑腿组的上方设有第一支撑板,在所述第一支撑腿组与第二支撑腿组的下方设有连接梁,在所述第一支撑腿组与第二支撑腿下侧末端皆连接有第一滚轮,在所述第二支撑腿组的右侧设有第三支撑腿组,所述第三支撑腿组通过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腿组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连接梁之间,在所述第一支撑腿组上可旋转的设有第四支撑腿组,所述第四支撑腿组通过销轴与所述第一支撑腿组实现旋转连接,在所述第四支撑腿组下侧末端设有第二滚轮,在所述第一支撑腿组上且位于所述销轴上端活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限制所述第四支撑腿组靠近第二滚轮的一端向上旋转,在所述第四支撑腿组靠近第二滚轮的一端设有凸块,在所述第一支撑腿组上且位于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设有与所述凸块相互配合的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限位块限制所述第四支撑腿组与所述第一支撑腿组之间的夹角为60°。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凸块相互配合从而限制第二滚轮靠近第一支撑腿组。
优选地,所述第一滚轮为朝向所述第一支撑腿组左侧旋转的单向滚轮。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人员不需从梯凳下来,即可在两排养菌架之间移动梯凳,从而采摘更大区域的杏鲍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图4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康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464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