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连接的货箱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32695.6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6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韩飞;戴旭;周严均;贺新恒;李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77 | 分类号: | B62D33/077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垫总成 货箱 下固定座 上固定座 固定结构 套管总成 软连接 本实用新型 高强度螺栓 车架 越野汽车 从上至下 使用寿命 整体连接 穿过 震动 贯穿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连接的货箱固定结构,属于越野汽车货箱技术领域。包括用于与货箱固定连接的上固定座、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的下固定座、设置于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之间的上软垫总成、设置于下固定座下方的下软垫总成,套管总成、高强度螺栓,所述套管总成从上至下贯穿于上软垫总成、下固定座、下软垫总成中心,所述高强度螺栓通过穿过套管总成、上固定座将上固定座、上软垫总成、下固定座、下软垫总成整体连接。本实用新型软连接的固定结构可以有效的吸收货箱载荷和车架的震动,提高货箱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越野汽车货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连接的货箱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轻型货车的货箱与车架的固定技术采用货箱与车架通过螺栓的硬连接方式,车架上的刚性振动通过固定点直接传递到货箱上。带货箱的越野汽车装载质量与轻型货车相当,并且要满足在各种恶劣地面环境下的正常行驶。当车辆在越野路面的工况下行驶时,路面不平度所引起的车辆变形不能完全被轮胎、悬架系统及车架吸收,采用硬连接的固定方式会使得货箱的变形较大,降低货箱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也有一些车辆在货箱和车架纵梁之间增加垫木或者橡胶软垫来进行隔振。垫木不仅隔振效果差,并且当车架形式为变高度或变宽度纵梁时,隔振设计将难以实现。而橡胶软垫虽可以在一定程度缓解振动的问题,但往往难以保证结构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软连接的货箱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用于与货箱固定连接的上固定座、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的下固定座、设置于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之间的上软垫总成、设置于下固定座下方的下软垫总成,套管总成、高强度螺栓,所述套管总成从上至下贯穿于上软垫总成、下固定座、下软垫总成中心,所述高强度螺栓通过穿过套管总成、上固定座将上固定座、上软垫总成、下固定座、下软垫总成整体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上软垫总成与上固定座之间设有上垫片,所述下软垫总成与高强度螺栓之间设有下垫片。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上软垫总成包括第一橡胶软垫和第一冲压件垫板,所述第一橡胶软垫和第一冲压件垫板底面向下设有凸台,且中心开设同轴的用于套管总成穿过的安装孔。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第一冲压件垫板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两段,且两段之间通过弯曲段过渡连接,所述弯曲段凸出于两段其中的一段。用于增加刚度。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下软垫总成包括第二橡胶软垫和第二冲压件垫板,且中心开设同轴的用于套管总成穿过的安装孔,所述第二橡胶软垫上端面向下设沉台。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套管总成包括钢管和垫板,所述钢管上端部设有限位平台,所述垫板上端面与限位平台下端面贴合连接,内圈与和钢管外壁贴合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上垫片下部设有凹槽,所述套管总成的限位平台套位于凹槽内。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软连接的货箱固定结构布置于货箱与车架之间,组成前固定点、中固定点和后固定点三组,所述前固定点、中固定点和后固定点分别左右对称布置。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前固定点与中固定点、后固定点不在同一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连接的货箱固定结构优点在于:货箱可以通过六点固定结构在车架上准确定位,固定点布置位置是加权固定点载荷分布和车架位移模态计算所得,软连接的固定结构可以有效的吸收货箱载荷和车架的震动,提高货箱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对于越野汽车常用的变高度、变宽度纵梁的车架,该固定结构可以根据固定点布置位置需求定义上、下固定座的尺寸,使货箱水平的固定在车架纵梁上。固定结构整体可靠性强,即使橡胶失效后,该固定结构仍然可以保证货箱和车架有可靠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货箱固定点位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公司,未经东风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326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驾驶室支撑前悬置
- 下一篇:备胎托架、备胎固定装置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