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离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31822.0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5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潘抒倩;王勋;杨志顺;杨永明;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丽制机电气有限公司;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电离器 常开开关 电极接点 电源插座 高压电源 工作效率 检测装置 容置空间 检测 本实用新型 空气净化器 安全事故 电路开关 技术效果 外接 触电 接线 电路 电源 裸露 直观 修正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离器检测装置,涉及空气净化器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壳体上放置待检测的电离器;一高压电源,所述高压电源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电极接点,所述电极接点与所述电离器的电极接点相接触;一电源插座,所述电源插座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电源插座外接220V电源;第一常开开关,所述第一常开开关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第二常开开关,所述第二常开开关设置在所述壳体上。通过上述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路接线裸露在外,易发生触电造成安全事故,电路开关及检测过程繁琐导致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达到安全、直观、高效的实现电离器的修正与检测,提高工作效率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离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离器是电离静电吸附式空气净化器中作为处理大气污染颗粒物的核心部件,此部件由21种零部件共约400个组成。在生产安装不到位时会导致电打火、产生噪音以及不能合格有效的运行。电离器在工作负载状态下电压可高达8KV,所以对电离器的检测必须非常严格,以实现空气净化器正常高效的工作,增强产品高品质、高质量的定位。
但本申请实用新型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根据电离器通电后的情况来对电离器进行最终的调整并检验。但是,在检测过程中整个电路接线都是裸露在外,检测台面线路较多,操作失误或者电子元件的损坏都会造成触电事故;检测过程中现通过插线板上面的开关控制整体电路的闭合,来回开关繁琐,一旦忘记关电源而直接触碰电离器极易导致触电;电路存在8KV高压,相关线路以及电极点接触位置必须使用专门的绝缘材质并固定好以防止高压击穿,发生触电,而这在无工装的前提下难以有效实现;检测过程繁琐,每检测一台电离器都需要重新接一台的线路,之后再用万用表来回测量电压数值,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影响生产进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离器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路接线裸露在外,易发生触电造成安全事故,电路开关及检测过程繁琐导致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安全、直观、高效的实现电离器的修正与检测,提高工作效率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离器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壳体上放置待检测的电离器;一高压电源,所述高压电源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电极接点,所述电极接点与所述电离器的电极接点相接触;一电源插座,所述电源插座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电源插座外接220V 电源;第一常开开关,所述第一常开开关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常开开关输送所述高压电源的高压;第二常开开关,所述第二常开开关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常开开关输送所述高压电源的中压;其中,触发所述第一常开开关和/或所述第二常开开关对所述电离器进行检测。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显示单元,所述第一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第一显示单元显示所述高压的数值。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显示单元,所述第二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第二显示单元显示所述中压的数值。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固定卡片,所述固定卡片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固定卡片限位所述电离器。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挡板限位所述电离器。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第一指示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指示灯指示所述电源连接情况。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指示灯,所述第二指示灯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第二指示灯与所述第一常开开关、所述第二常开开关连接,且所述第二指示灯指示工作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丽制机电气有限公司;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丽制机电气有限公司;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318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智能功率模块老化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