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流道模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90122.1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3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萧嘉铭;蓝志诚;张泽宁;黄诚;廖捷;章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8 | 分类号: | B29C45/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张小容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流道 控制阀 无杆腔 阀针 本实用新型 热流道模具 温控组件 换向阀 定模 阀体 浇口 气缸 连接管路 气缸连接 气体回流 成品率 时限制 注塑件 伸缩 保压 漏液 熔融 加热 连通 出口 穿过 塑料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热流道模具系统,包括定模和控制阀。所述定模包括有浇口、热流道、温控组件和阀体,所述浇口与所述热流道的入口连通,所述阀体包括阀针和与所述阀针连接的气缸,所述阀针穿过所述热流道与所述热流道的出口配合以关闭或开启所述热流道的出口,所述气缸连接控制其伸缩的换向阀,所述温控组件相对所述热流道设置以用于加热所述热流道;所述控制阀设置于所述换向阀与所述气缸的无杆腔之间的连接管路上,用于在熔融所述热流道内的塑料时限制所述无杆腔内的气体回流。本实用新型利用控制阀为无杆腔保压,可以防止漏液的发生,提高注塑件的成品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流道模具系统。
背景技术
热流道模具是将熔融的塑料粒子注入到模具的成型腔中的加热组件系统,相比传统的冷流道模具具有诸多优点,如减少废品,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之间成型周期等等。在汽车零部件的注塑成型过程中,特别是大型薄壁件,热流道模具的应用越来越广。目前,阀式热流道是应用最普遍的热流道系统,其是采用阀针在阀针控制装置的作用下,在预定时刻以机械运动的方式来打开或关闭分流道浇口。但是,当加热热流道内的塑料使其熔融时,塑料受热膨胀使得热流道内的压力升高,置于热流道内的阀针在该压力的作用下向后回退,使得分流道的浇口与成型腔相通,导致漏液,严重影响到后续浇注成型过程中成型件的表面质量,使得成型件的表面出现诸如凹坑等缺陷,加大了产品的废品率和返修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热流道模具系统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流道模具系统,旨在解决热流道模具的分流道浇口漏液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热流道模具系统包括:
定模,所述定模包含有浇口、热流道、温控组件和阀体,所述浇口与所述热流道的入口连通,所述阀体包括阀针和与所述阀针连接的气缸,所述阀针穿过所述热流道与所述热流道的出口配合以关闭或开启所述热流道的出口,所述气缸连接控制其伸缩的换向阀,所述温控组件相对所述热流道设置以用于加热所述热流道;
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于所述换向阀与所述气缸的无杆腔之间的连接管路上,用于在熔融所述热流道内的塑料时限制所述无杆腔内的气体回流。
优选地,所述控制阀为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进端接口连接气源管路,所述单向阀的出端接口连接所述气缸的无杆腔管路。
优选地,所述单向阀还包括控制接口,所述控制接口与气源管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单向阀的正反向导通。
优选地,所述单向阀内设置有阀芯和弹簧,所述阀芯设置有连通孔,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阀芯的一侧,所述控制接口设置于所述阀芯的另一侧,所述控制接口接通气源后控制所述阀芯压缩所述弹簧且使得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进端接口与所述出端接口。
优选地,所述热流道为L型,所述热流道的出口呈渐缩结构。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缸筒的有杆腔,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缸筒的无杆腔。
优选地,所述热流道模具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和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警示灯,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传感器的反馈信息并控制所述警示灯的点亮或熄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采用阀针与热流道的出口配合以关闭或开启热流道的出口,气缸与换向阀连接以控制其伸缩,且在换向阀与气缸的无杆腔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控制阀,在熔融热流道内的塑料时限制气缸的无杆腔内的气体回流,避免了置于热流道内的阀针在因塑料受热膨胀产生的高压的作用下向后回退而导致的漏液问题,有利于提高成型件的表面质量和成品率,降低废品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901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系统的扁型缸
- 下一篇:一种仿生鱼饵双排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