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间距磁环壳及磁环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83428.4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8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清明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7/00 | 分类号: | H01F17/00;H01F17/06;H01F27/3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环 线缆通道 螺距 环状壳体 磁环壳 呈螺旋状 磁环组件 槽设置 线缆 本实用新型 高适应性 应用环境 兼容性 穿入 匝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间距磁环壳及磁环组件。包括:环状壳体;磁环槽,设于所述环状壳体中,用于安装磁环;线缆通道,设于所述环状壳体中,用于安装线缆;所述线缆通道包括以第一螺距呈螺旋状均匀地围绕速所述磁环槽设置的第一线缆通道和第二螺距呈螺旋状均匀地围绕所述磁环槽设置的第二线缆通道;所述第一螺距与所述第二螺距不同。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线缆穿入不同的线缆通道可以实现在所述磁环上均匀绕设不同匝数的线圈。同一个多间距磁环壳可以对应与磁环的不同应用环境,具有高适应性和兼容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间距磁环壳及磁环组件。
背景技术
磁环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抗干扰元件,对于高频噪声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在磁环作用下,使正常有用的信号很好的通过,又能很好的抑制高频干扰信号的通过,而且成本低廉。
将整束电缆穿过一个铁氧体磁环就构成了一个共模扼流圈,根据需要,也可以将电缆在磁环上面绕几匝。匝数越多,对频率较低的干扰抑制效果越好,而对频率较高的噪声抑制作用较弱。在实际工程中,要根据干扰电流的频率特点来调整磁环的匝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间距磁环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状壳体;
磁环槽,设于所述环状壳体中,用于安装磁环;
线缆通道,设于所述环状壳体中,用于安装线缆;
所述线缆通道包括以第一螺距呈螺旋状均匀地围绕速所述磁环槽设置的第一线缆通道和第二螺距呈螺旋状均匀地围绕所述磁环槽设置的第二线缆通道;
所述第一螺距与所述第二螺距不同。
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线缆穿入不同的线缆通道可以实现在所述磁环上均匀绕设不同匝数的线圈。同一个多间距磁环壳可以对应与磁环的不同应用环境,具有高适应性和兼容性。
作为优选,所述线缆通道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一线缆通道和所述第二线缆通道的窄通道。同一多间距磁环壳在同一时刻仅需使用到一个线缆通道,另一个闲置的线缆通道与使用中的线缆通道相通,使得线缆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窄通道进入到闲置的线缆通道中,有助于线缆散热。
作为优选,所述窄通道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线缆通道的内径,所述窄通道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线缆通道的内径。
作为优选,所述窄通道具有多个,多个所述窄通道分别将所述第一线缆通道和所述第二线缆通道的不同部分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线缆通道包括设于所述环状壳体表面的线缆入口和线缆出口。
作为优选,所述环状壳体包括环状的上壳体和环状的下壳体;所述线缆通道的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上壳体,所述线缆通道的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下壳体;所述上壳体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部分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匹配的第二安装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组合在一起,并且使得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拼接成所述线缆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环状壳体的表面设有散热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磁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磁环、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多间距磁环壳;所述磁环安装在所述磁环槽中。
附图说明
图1为磁环壳的俯视图。
图2为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清明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德清明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34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工位充磁测试分档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电感器及压制电感器的成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