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反冲回流装置的混凝土搅拌站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80540.2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5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乐雄;翁坚壮;梁启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正强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C02F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淀池 反冲回流装置 水力旋流器 混凝土搅拌站 回流管 进料口 污泥口 污水管 溢流口 污泥 加注 技术方案要点 污水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 回流处理 一端连接 依次设置 混凝池 絮凝池 前部 絮凝 澄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反冲回流装置的混凝土搅拌站沉淀池,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箱体,箱体的前部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设置有混凝池、加注池、絮凝池和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底部设有若干污泥口;所述箱体的后部设置有管线间,所述管线间内设置有反冲回流装置;所述反冲回流装置包括污水管、水力旋流器和回流管;所述水力旋流器上设置有进料口、溢流口和沉沙口;所述污水管与水力旋流器的沉沙口连接,所述回流管的一端连接水力旋流器的溢流口,另一端与加注池的上部连接;所述进料口与沉淀池底部的若干所述污泥口连接。其特点是通过反冲回流装置,对污泥进行回流处理,提高污泥的絮凝程度,使沉淀池中的液体澄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反冲回流装置的混凝土搅拌站沉淀池。
背景技术
混凝土搅拌站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比如冲洗搅拌主机、混凝土运输罐车以及生产场地地面后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中因为含有水泥、砂石、粉煤灰、矿粉、外加剂等强碱性物质,pH值高达11-12,且不溶物含量约在2000-3500mg/l。如果直接将这些废水排放,不但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且对环境还会造成严重污染。因此需要对混凝土搅拌站产生的废水进行污水处理方可排放。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现有如下专利:
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5472856U,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斜管沉淀池,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设备间、混凝池、絮凝池和斜管沉淀池,所述设备间内设有PAC加药箱和PAM加药箱,PAC加药箱与混凝池相连接,PAM加药箱与絮凝池相连接,混凝池和絮凝池内均设有搅拌器;所述斜管沉淀池中部设有斜管,斜管沉淀池下部设有泥斗。本实用新型利用浅层沉淀原理,使沉淀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运行成本低,便于集成,可以实现全自动运行管理。
然而,该专利的一体化斜管沉淀池,无法对泥斗里的污泥进行回流处理,会导致泥斗中的污泥絮凝程度低,较为混浊。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反冲回流装置的混凝土搅拌站沉淀池,其特点是通过反冲回流装置,对污泥进行回流处理,提高污泥的絮凝程度,使沉淀池中的液体澄清。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有反冲回流装置的混凝土搅拌站沉淀池,包括箱体,箱体分为前部和后部,箱体的前部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设置有混凝池、加注池、絮凝池和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底部设有若干污泥口;所述箱体的后部设置有管线间,所述管线间内设置有反冲回流装置;所述反冲回流装置包括污水管、水力旋流器和回流管;所述水力旋流器上设置有进料口、溢流口和沉沙口;所述污水管与水力旋流器的沉沙口连接,所述回流管的一端连接水力旋流器的溢流口,另一端与加注池的上部连接;所述进料口与沉淀池底部的若干所述污泥口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反冲回流装置,利用水力旋流器脱泥作用,使液体在经过水力旋流器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比重较大的污物会下降到水力旋流器的沉沙口,通过污水管排出。而比重较小的污物,例如未形成絮凝体的杂质,则会从溢流口排出,经过回流管,进入加注池中,重新进行混凝和絮凝操作,提高污泥的絮凝程度,使沉淀池中的液体澄清。
优选的,所述沉淀池的底部朝向污泥口一侧倾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令沉淀池的底部向污泥口一侧倾斜,能够使沉积在沉淀池中更多的污泥沿倾斜的底面进入污泥口。
优选的,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若干集污凸起,所述集污凸起的截面为三角形,若干所述集污凸起平行铺设于所述沉淀池的底部;所述污泥口设置于相邻的两所述集污凸起之间,以及所述沉淀池靠近所述管线间的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正强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正强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05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