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77205.7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72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许庆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皓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4 | 分类号: | H01R13/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1 | 代理人: | 马静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壳组件 插头连接器 导胶槽 后壳体 本实用新型 绝缘本体 接合处 绝缘座 上容槽 屏蔽 模组 胶合方式 容槽空间 外壳定义 胶水 屏蔽件 前壳体 下容槽 包覆 固设 焊锡 前壳 锡料 溢胶 溢锡 溢出 容纳 体内 稳固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头连接器。本实用新型的插头连接器包括前壳组件、后壳体及外壳。前壳组件包括前壳体、设置于前壳体内的绝缘本体,以及与绝缘本体配合的屏蔽模组。屏蔽模组包括绝缘座和固设于绝缘座的屏蔽件。后壳体连接于前壳组件的接合处具有上导胶槽及下导胶槽。外壳包覆部分的前壳组件及后壳体,与上导胶槽定义出一上容槽空间,与下导胶槽定义出一下容槽空间。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利用前壳组件与后壳体的接合处通过焊锡或胶合方式形成稳固对接,外壳定义的上容槽空间及下容槽空间分别用以容纳溢锡或溢胶,防止锡料或粘胶水溢出,提高效力及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头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用来与插座连接器电性导通的插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插头对接连接器和插座对接连接器一般用于线对线、板对线、板对板等的电性对接。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插头连接器中具有前壳体及后壳体,插头连接器的许多内部组件,分别设置在前壳体以及后壳体中以固定位置,并且由前壳体及后壳体提供保护的功能。已知插头连接器中的前壳体及后壳体均为金属,一种习知的作法是利用塑胶件将前壳体与于后壳体组装在一起。这样的组装方式除了有组装密合度不佳、组装机械强度不足的问题外,当插头连接器经过多次使用上的插拔后,会让前铁壳与后铁壳之间发生晃动,导致发生松脱的状况。当前铁壳与后铁壳松脱时,很容易会拉扯到插头连接器内部的电路板、缆线等组件,导致接触不良,甚至是短路的问题。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的插头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部组件可以稳固组装的插头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插头连接器用于连接至插座连接器,并且与连接的插座连接器电性导通。插头连接器包括前壳组件以及后壳体。前壳组件包括前壳体、设置于前壳体内的绝缘本体,以及与绝缘本体配合的屏蔽模组。屏蔽模组包括绝缘座和固设于绝缘座的屏蔽件。后壳体连接于前壳组件的接合处具有上导胶槽及下导胶槽。外壳包覆部分的前壳组件及后壳体,与上导胶槽定义出一上容槽空间,与下导胶槽定义出一下容槽空间。前壳组件与后壳体的接合处通过焊锡或胶合方式形成稳固对接,上容槽空间及下容槽空间分别用以容纳溢锡或溢胶。
本实用新型的插头连接器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利用前壳组件与后壳体的接合处通过焊锡或胶合方式形成稳固对接,使马口铁后壳体上的导胶槽结构,並与外壳定义出上容槽空间及下容槽空间,分别用以容纳溢锡或溢胶,防止锡料或粘胶水腻出,提高效力及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种插头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外壳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屏蔽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1的插头连接器的A-A’剖面图。
图6为外壳与后壳体的部分示意图。
图7为图2的插头连接器的B-B’剖面图。
图8为前壳体与上后壳体的部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插头连接器 1 前壳组件 10
前壳体 11 上弯折部 111
下弯折部 112 绝缘本体 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皓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皓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72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裂性能的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连接器的后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