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蓄电池壳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3643.X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8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崔志强;张小强;陈靖艺;王远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盛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3;H01M10/6551;H01M10/65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蓄电池 壳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蓄电池壳体结构,包括外壳本体、顶板、第一箱体、第一间隙、第二箱体、第一散热片、第二间隙和第一通孔,顶板的上方连接有容纳盒、胶皮和导管,外壳本体上通过铰轮连接有板体,第一箱体的侧壁上还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外侧通过波纹管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内侧连接有第二散热片,第一支撑板的内侧还通过连接柱连接有若干个弧形金属片,连接柱的内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外壳本体的侧壁之间通过第一弹簧互相连接,子蓄电池之间还设有第三箱体,底部的第一间隙内活动放置有若干个圆柱体。本实用新型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更好的蓄电池冷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结构,尤其是一种改进的蓄电池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蓄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源转为电能的储能元件,其被广泛用在陆上、水上交通工具,为交通工具发动机提供能量来源。尤其是现在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蓄电池箱用于安装蓄电池组并对蓄电池进行防护,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5752438 U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的冷却装置。这种结构的蓄电池的冷却装置设置有外壳,并设置冷却液循环,通过外框上若干条互相贯通的进液管、出液管和冷却管实现对蓄电池的降温,但是这种管状的冷却装置冷却效果一般,从而限制了其的适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蓄电池壳体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更好的蓄电池冷却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进的蓄电池壳体结构,包括内部摆放若干个子蓄电池的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子蓄电池上方的接线柱穿过顶板,相邻子蓄电池的接线柱通过联条电连接,外壳本体的内壁连接有第一箱体,多个子蓄电池放置在第一箱体内,第一箱体与外壳本体之间设有第一间隙,外壳本体的外侧连接有第二箱体,第二箱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条第一散热片,第二箱体与外壳本体之间设有第二间隙,外壳本体的侧壁上还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通过第一通孔互相贯通,顶板的上方连接有容纳盒,容纳盒顶部连接胶皮,容纳盒通过导管与第二间隙互相贯通,外壳本体的侧壁上还活动连接有若干个均匀排布的铰轮,铰轮的下方连接有板体,板体的下方连接有配重块,第一箱体的侧壁上还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外侧通过波纹管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外侧的子蓄电池互相接触,第一支撑板的内侧连接有若干个第二散热片,第一支撑板的内侧还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弧形金属片,连接柱的内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外壳本体的侧壁之间通过第一弹簧互相连接,相邻的子蓄电池之间还设置有第三箱体,第三箱体与底部的第一间隙互相贯通,底部的第一间隙内活动放置有若干个圆柱体。
作为优选,所述顶板上还均匀开设有若干条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顶板的上方还盖设有上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盛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盛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36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通风盖板挡块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中冷器进、出气管固定装置